◎撰文/慮光 
     
    盼孩子能一圓 
    自己年輕時未竟的夢想, 
    這樣的期待錯了嗎? 
     
    去年暑假,大兒子阿賓即將升上高三。 
     
    那天晚餐,沒見到阿賓下樓吃飯,納悶地問小兒子:「哥哥呢?」他神色 
    略顯凝重地敷衍我說:「他在睡覺啦!叫我們先吃。」我心頭有些不悅, 
    叭噠叭噠地走向三樓、用力推開房門……」 
     
    天哪!怎麼會這樣呢?阿賓竟只穿著一件內褲橫躺在浴室裡,嘴角還流著 
    穢物,斷斷續續地嘟嚷著:「開學了,我完了,學校不要我(被退學), 
    怎麼辦?」看著孩子的狼狽狀,一陣心酸湧上,做母親僅存的幻想在這瞬 
    間也完全消失。 
     
    「我的教育方式錯了嗎?」我並不期待孩子在課業上能更上一層樓,只盼 
    他在技藝方面可以出類拔萃,一圓母親年輕時未能完成的夢想。是這樣的 
    期待造成孩子的壓力嗎? 
     
    想到慈濟人常是解開他人心鎖的一把鑰匙,於是撥了電話到台中分會,那 
    頭值班人員語氣柔和地對我說:「您別急,先把孩子弄乾淨,讓他好好地 
    睡上一覺,等明天醒過來時,也許就沒事了。」    
     
    由於先生有事回花蓮,當晚我和小兒子輪流照顧阿賓,如此折騰了一夜。 
    當東方漸白,孩子逐漸甦醒後,他激動地握住我的手說:「媽,學校不要 
    我了,我是不是很笨?」 
     
    我趕緊回答:「你就是太聰明了,聰明到我不知該如何教你。一切都過去 
    了,就把它當作一種經驗──從哪裡跌倒,就從哪裡爬起!」 
     
    對孩子的教育方式,是我和先生該反省的吧!以前家貧,為了工作不得不 
    讓孩子給大伯家帶,在暴力管教下孩子失去了天真的童年生活;現在又因 
    為工作繁忙,少有時間與孩子分享生活點滴,再度磋跎了他們青春歲月該 
    有的歡顏。 
     
    我發覺自己常忘記:孩子不是我,他有他所擅長,也自有不足之處;他應 
    當負荷他這個年齡所能負荷的壓力,我不該為他製訂標準,更不應要求他 
    按此目標去達成。 
     
    我曾在慈濟活動中受過親子課程的薰陶,每次上完課都感到法喜充滿,然 
    而回到家中、境界一來時,成績卻始終不及格。「常自責自己是位失敗的 
    媽媽。」「孩子不會讀書沒關係,只要他乖、身體健康就好!」每每想起 
    證嚴上人曾說過的話,我就滿心慚愧。 
     
    雖然阿賓念的學校並不如我所期望的,但想想,只要他盡好做學生的本分 
    ,不就好了嗎?可是自己卻常有種輸不起的心情,甚至言行不一地以自我 
    的標準來要求他,長久下來,孩子自也承受了許多額外的壓力。 
     
    生命歷程裡,每個人不都得去經驗那酸甜苦辣、喜怒哀樂等一扇扇的門嗎 
    ?只要孩子能穩住自己,相信這些經歷對他都是有益的。 
     
    ◎撰文/李委煌 
     
    告別不自覺的「佔有」, 
    別讓孩子年輕的呼吸變得沈重不堪。 
     
    哲學家紀伯倫在所著《先知》一書裡,有段談論關於孩子的:你的孩子, 
    並非你的孩子……,他們經由你而來,卻不是你所創造的;丑,他跟隨你 
    ,卻不屬於你。你可以給他們你的愛,而非你的思想;你可寅,以給他們 
    身軀安居之處,卻藏置不住他們的靈魂……。」就像慮光卯,曾對孩子的 
    嚴苛要求,許多母親不也同樣這般來「佔有」孩子嗎? 
     
    慮光在事過境遷後坦誠,由於阿賓患有先天性白內障眼疾,自小就配戴著 
    一副深厚的大眼鏡,這樣的外觀,不時令作母親的她感到丟臉,因而常遷 
    怒,沒給孩子好臉色。 
     
    現在想來,慮光覺得自己在這種心情下,對阿賓未付出過多少關愛,反倒 
    老是想著:怎麼會生出這款孩子呢?因而常一逕地自怨自艾。 
     
    一次送便當給阿賓,發覺體育課時他竟因被老師認為是低能兒,而出列在 
    外,那一刻,慮光驚覺到孩子有許多委屈都自己壓抑了下來,也覺悟到自 
    己和孩子間長期存在著一道溝通的鴻溝。 
     
    進入慈濟後,慮光透過多次親子課程的研習,漸懂得以同理心來看待自己 
    對孩子的教育方式,進而放棄威權式的管教與要求。 
     
    那次阿賓在浴室裡借酒澆愁的窘態,就像一記當頭棒喝,敲醒了慮光教養 
    孩子的執著,讓她最初「為什麼我做慈濟,孩子還會如此」的想法,轉變 
    成「我從沒注意到孩子真正需求」的自責。 
     
    當初阿賓報考高中時,興趣在影視科方面,但為了母親的要求和期望,選 
    擇了室內布置科,結果這靜態科系的課程反壓抑了他年輕的活力。 
     
    「那時他在外面遇到任何事情,回來後都不會和做母親的我分享,現在想 
    想,覺得自己真是個失敗的母親!」慮光深深自責。 
     
    「對不起,都是媽媽不小心!」儘管覺得阿賓的先天性白內障羞辱了自己 
    、折磨了彼此,但慮光想,孩子今天這個樣子,不就是因為自己懷胎時不 
    慎感染風疹和亂服成藥嗎?於是在一次機緣下,她和孩子做了這樣的懺悔 
    。 
     
    現在,偶爾慮光鬧情緒時,阿賓會調皮地說:「過去妳驗收我在學校的成 
    績單,現在變成我驗收妳在慈濟的成績單囉!」兒子這般善解的回應,讓 
    慮光更加提醒自己:在往後人生路途上,一定要扮演好母親的角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