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1/24
《上人說故事》

◎撰文/尤美玉

有一座森林忘了歲月,也忘了掉葉子,
它的名字叫1/24共和國。
共和國的主人盼了又盼,等了又等……
等待的1/24是1小時、5分鐘,一剎那的快樂相聚。
有一首歌只能在共和國的森林聽得到,
一首用圖畫彈奏的音符,
讓人遺忘白天或黑夜,
讓星星駐足在葉子上聆聽……
──純然的等待葉子的眼淚。


聽說近來的空氣似乎很 1/24,於是許多人也開始變得有點 1/24,而我的一
些朋友也因聽我說起關於 1/24的故事,跟我談話時總也會蹦出幾句:「這
也叫 1/24嗎?」「不會吧!又是 1/24」「多久沒回家了?有人在等待 1/24
喔!」最後我發現原來每個人心中都有屬於自己的1/24,對它有著不同的
詮釋……

1/24究竟是什麼?

其實,它是一種概念,一種關於時間,關於等待,也關於當下、剎那,更
關於親情與年輕文化。它不是煩人的數學數字,也不是 1/12的一半;它是
家人一通五分鐘溫暖的電話問候、一個促膝談心的時光,也可以是陪伴家
人一小時的晚餐,是快樂相聚的時刻……

1/24來自一個充滿鮮奇與驚喜的 1/24 共和國,1/24 共和國不在地圖的任何
方位上,也不是國家的集體代表,它存在於每一顆真摯赤子的心中,它出
現在一本叫《等待的1/24》書裡。在書裡,它又叫星星的尾巴,是一個只
走十個刻度古老又傳奇的鐘樓其中的一個刻度,是書中主人翁小爸爸小媽
媽等待又等待……等……待……的主角。

第一次聽到《等待的1/24》書名時,我隱約憶起一部關於等待的電影──
「看海的日子」,影像由模糊而清晰。一位白髮婦人,每天步履蹣跚地徘
徊在海邊的大礁岩旁,刻滿風霜的臉,和著沉重的眼皮,迎著海風,勉力
向海的盡頭不停地遙望索尋;來回拍打的浪花,襯著夕陽餘暉,不經意地
濺灑在老婦人身上。想起老婦人的背影,我的心剎那間也如同書中小爸爸
小媽媽的心一樣,變得暗淡、變得沒有顏色……

當我看了《等待的 1/24》和聽了音樂──「葉子的眼淚」及「快樂是因為
有人陪伴」,心情隨著書中每一個各具獨特個性的擬人化角色而一路迴轉
,中途竟被逗笑了。都因書中一個叫希羅的泡眼金魚,他為了吃豆豆糖,
就向小爸爸吹噓著,保證在森林盡頭的海灣有綠綠的寶石……,於是小爸
爸騎著腳踏車阿德雷德與希羅出發,可是當他們來到海灣時,只看到一片
汪洋大海,綠寶石似乎失了蹤影似的,滿嘴豆豆糖的希羅心虛地躲到魚缸
底,此時,突然有隻七彩噴泉的鯨魚出現,於是希羅心慌慌張張地發出喳
呼喳呼呼咕嘟咕嘟……的聲響……

此書除創造了豐富的視覺想像外,每個角色都有其特殊的涵義與寓言,有
著多層次的意義。如阿德雷德表面上是一部腳踏車,也是澳洲的一個地名
(住在此地的人大都充滿了苦悶),同時也是作者林尚德。又如書中有個
愛吹風的貓頭鷹,看似愛出風頭,其實它就像小爸爸小媽媽期盼的眼神,
幫著他們留意1/24是否踏月歸來,是否迷途了?

看本書時,我將它當作一張心靈地圖,因為我可以隨著書中的文字、音樂
、畫,而想像自己穿梭在大自然裡,鬱悶時我可以望望大海,讓心情開闊
起來;累了就靠在忘了落葉的森林歇息,吹吹風,數著天上流浪的星星,
數著數著……,我突然驚覺這不就是我最熟悉的景象?記得往昔自己常常
陪著爺爺坐在海邊堤防上看海聊天,與小時的玩伴上山採野果,拿著被單
躺在屋頂上等待流星,曾幾何時一切都變得模糊、陌生了……。神奇似的
,我竟迴盪在時空虛實間,不知不覺這張虛構的心靈地圖引領我,踏上那
熟悉又遙遠的家。

因為難得回家,總被朋友戲稱︰「出家門就像丟了似的,回家像撿到的。
」看完《等待的1/24》,恍然發覺原來自己就是那個不折不扣父母等待的
1/24,你也是嗎?

我總會忽略了身邊熟悉的事物,它近在眼前,而我卻遺忘了,於是一切那
麼的近,都變得遙遠。當時間悠悠流逝,縱然它無聲無息,卻無時無刻不
在訴說:「把握當下,剎那即永恆。」此時此刻,我確實聽到了。

小爸爸小媽媽會等到1/24星星的尾巴輕叩家門嗎?其實答案就在你我心中

line3.gif (1618 bytes) line4.gif (1736 bytes) line6.gif (1718 by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