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靈交流道
《心靈交流道》
.編語
盼老者皆安


「寡居貧病老婦林曾,獲慈濟會長期救助」,這是三十一年前《慈濟》月
刊創刊號的頭條新聞,也是慈濟關懷獨居老人的源始。在日趨高齡化的現
代社會,老人問題逐漸成了社會關注的焦點,無論是民間團體抑或政府單
位,都應運而生了一些辦法。也許您還不是老人,但老人卻生活在我們周
遭,本期專題報導「人人不獨親其親」,您不可不看!

從訪視延伸出來的志工居家關懷、公衛護士居家護理……到本月份開辦的
「日間照護暨護理之家──輕安居」,儘管服務對象不設限在老人,但對
高齡人口居多的花東地區來說,慈濟醫院仍然期待──「讓他們輕安,自
在」。

什麼是「慈濟人文」?就是慈濟人的文化;慈濟人的生活、思維、教育…
…都涵蓋其中。新闢的「慈濟人文」專欄首先鎖定在教育志業,邀請慈濟
醫學院人文室主任靜原師姊執筆,讓讀者們有機會與「慈濟人文」展開對
話。

馬來西亞《慈濟》月刊創刊滿一周年了!短短一年裡,編委志工群策群力
的用心看得見,表現也可圈可點,也許國內的讀者少有機會看到他們的成
品,卻可以分享這群非專業的志工們編輯一份刊物的心情。

畢業過後,許多男兒就必須從軍報國了!「金馬獎」是當兵的人最害怕抽
到的,然而畢業慈青倪銘均卻因抽中了金門,得以在當地推展慈濟。「去
金門當兵的日子」是他服役期間的點滴回憶,印證了即使身處荒漠,只要
有心找尋,甘泉也許就在不遠處。


心靈交流道

三種感受

一、拿到三七九期的月刊,我首先被「飛越沙漠播溫情──二度援助阿富
汗」的圖文給怔住,立即翻閱那篇報導。隨著文字描述,配合援助參考路
線圖,看著照片,一切似乎活生生地呈現在眼前,內心感觸不已,而自己
又是何其幸運能生長在台灣!

二、三七四期專題報導「在前進的路上仰望」,其中一篇由葉文鶯所撰寫
的「長遠的『宗教』之路」,也讓初入慈濟的我有很深的省思和觸發。

三、常常在月刊、大愛電視台看到一些報導,都用客觀、同理心去詮釋,
不會為了突顯慈濟的美,而過分渲染傷者的悲,讓字裡行間與影片中,有
著滿滿的關懷與尊重。

台北 琪琪


修行貴在實踐

這幾年在獄中收到各種慈濟刊物,我總是逐字逐字地,不敢讀太快,否則
讀完了,就得等好一陣子才能再收到。這些看似都是日常生活上淺顯易懂
的道理,當我把它們用以反省我的過去而深思時,卻竟都宛若巨鐘響般,
鳴於我的耳鼓內,震懾在我的心坎上!

看到慈濟師兄姊實踐慈悲喜捨,那種無我相、無人相和無眾生相的精神,
所串演出來的許許多多活生生的真實故事,我常被感動得眼淚奪眶而出。
那種感動使我豁然開悟,原來修行佛法貴在能實踐出來,而不在於心領神
會於腦海中。得一法而拳拳服膺之,千萬倍勝於得萬法而行不出!實在好
慚愧!

以前的我的確只「似」「佛學者」,卻不是「學佛者」,所以才懂得愈多
,所知障也愈大。想想自己的過去,唉!以前的我真像一個寓言故事中的
迂儒。該迂儒收集熟讀許多武功秘笈,自以為懂許多曠世精絕的招式;與
人論武,頭頭是道,卻平日疏於操習那些招式。有一天幾個宵小好色之徒
到他家鬧事,他為了保護妻小,挺身而戰,卻手忙腳亂,一個招式也使不
出來。結果妻小被奪,幸好終於來了一個平日只知用刀砍柴的樵夫,解圍
救了他的性命。所以,能說善道,卻知而不習,臨危上陣,何用之有?

美國 明果


我的「婚姻物語」

在今天這種講究速食文化的大環境中,外遇的問題似乎已是見怪不怪。但
是看到了靜淇師姊在三七二期月刊中所寫的「婚姻物語」一文,感受到外
遇對當事人的傷害如果沒有正確的輔導,很可能兩敗俱傷,甚至做出令自
己後悔一輩子的憾事。

一向自認是標準「賢妻良母」的我,每每看到或聽到類似的新聞,總在聲
聲抱怨下,耳提面命地告訴先生,自己是如何的賢慧、如何的體貼,所以
別對不起我……卻萬萬沒想到,所謂的外遇竟也有所謂的「精神外遇」,
而這種型態的外遇,更是讓我惶恐、無助。

在無數的反省和自責中,我很勉強地承認自己的自以為是,對先生的愛雖
然深,然而被愛的人感到的竟是喘不過去的壓力,然後我更勉強自己改變
自己去迎合先生要求。

表面上我彷彿平息了自己的怨和怒,然而每當夜深人靜時,看著身旁曾經
在心靈上背叛我的人,便無法克制地獨自哭泣。長久下來,身心的不適漸
漸地影響了家庭的氣氛,而所謂的「模範夫妻」也只不過是虛華的外表。

相敬如「冰」早已成習慣,本以為自己將要如此的度過下半輩子時,感謝
慈濟!感恩上人的教誨!也感謝自己願意踏出接觸慈濟的願力!

在師父的靜思語裡,在《慈濟》月刊的世界中,我這個一向自認是一百分
的妻子開始思索何謂「大愛」?何謂「縮小自己」?何謂「理直要氣和」
、「得理要饒人」、「要比誰更愛誰,不要比誰更怕誰」

短短兩個月間,先生看見了我的改變,在不知不覺中,也改變了作息時間
,留在家人身邊的時間愈來愈多,夫妻之間的感覺似乎慢慢地由「冰封三
尺」解凍成清涼入口的冰淇淋。

重生的感情,竟然比戀愛時更美好,此時我才明白「要改變別人,先要改
變自己」,而且要以「歡喜受」的心去改變。一念心的轉變竟帶給自己如
此多的「得」,只因為我進入慈濟世界,進而了解真正的「善解」、「包
容」,並由內心真正歡喜地去改變。

經營婚姻真的不容易,但是今天的我卻可以很清楚地知道,走在慈濟路上
,只會愈來愈好,愈來愈平順,感恩!

加拿大 領悟

line3.gif (1618 bytes) line4.gif (1736 bytes) line6.gif (1718 byt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