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基金會本月十七日歡度三十五周年慶,對廣大的慈濟人而言,這一年
一年的慶典總是很快地來到又過去,志業發展再增添多少歷史的扉頁,菩
薩道上的心靈點滴又豈是言語所能道盡。
三分之一的世紀後,人事時局的變遷自然很大,我們也看到了慈濟弘揚人
間佛教,有與時俱進的形式和內涵。從鄉土人情出發的慈善工作,已向下
生根深入台灣城鄉的各個社區,且延伸到海外的不同角落;並向上長出涵
蓋醫療、教育、文化等繁茂枝葉的大樹。
大樹是從證嚴上人「不忍眾生苦」的一念種子發芽,以超越一般世俗價值
的大我胸襟和意志,啟發無數人的善念,發為行動護持,當初克難的「慈
濟功德會」才得以日漸茁壯。
四大志業是「事相」,並非是慈濟創立之初就勾勒的藍圖,而是慈濟人助
人救人,從力行中體會歡喜心、感恩心,生出更大的願心,把握創造更多
的布施因緣,所演變形成的建設。
建設有形,心念無量。若問是多少人的心念,恐怕亦未能算計。三十五年
前的會員只有三十,是個令人感念的具體數字,今日會員有多少?則沒有
人能回答,因為慈濟志工已遍布全球,每天都有新發意菩薩加入行列。光
是台灣,不論是慈濟委員、慈誠隊,還有教師志工、環保志工,以及社區
志工,估計已超過十萬人。
證嚴上人說:「一為無量,無量為一。」即深刻表達出「佛心眾生心」,
清淨的佛性得以在千千萬萬的人身上示現,相互薰習,成就無數人間美善
的神聖性。
《金剛經》第六品有云:「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
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
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其中即指出,經文真理能讓人產生信心
,不會只受一個佛的影響,而會被千千萬萬個佛影響,種下他們的美德之
根。
今日慈濟志工的不可勝數,豈非驗證了這個道理。許多人在濁世洪流中得
以轉迷成智,發揮生命的最高價值,以大捨大愛救度苦難,造福他人,即
是受他人的菩薩懿行所感動,而效法學習。
另一方面,在慈濟經驗裡,許許多多未來佛寫下的章句,是佛法的現代詮
釋,不只是文字,還有圖片、聲音、影像的紀錄,是身體語言,其影響力
更為驚人。
祝福無量的志工菩薩們更加精進,互敬互勉,致力於「淨土在人間」的實
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