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踏出設備齊全的醫療院所,
他們前往偏遠無醫村,
甚至戰火、天災頻傳的國度。
貧病無力就醫的痛苦,
窮鄉無醫可看的無奈,
都是他們心底最深的痛。
「只要幾個小時,
就可以解決病患數十年的痛苦,
甚至改變一個人的一生, |
有什麼比這更值得的呢?」
於是他們
不分宗教、不論種族、不說辛苦,
就算舟車勞頓、就算跋山涉水,
也要克服萬難將醫療送達,
只願看到病患重展希望的笑顏……
一九九六年,慈濟夏威夷聯絡處成立;由於會員多數是醫師,他們提出將
慈濟各地醫護志工組織起來的主張,一九九八年,「國際慈濟人醫會」(
Tzu-Chi International Medical Association,簡稱TIMA)因而成立,每年召開
年會交流經驗。
目前,TIMA 成員約有兩千多人,遍及九個國家十七個聯絡點,全球累計
義診超過上百次,服務貧病患者達二十七萬五千人次。
從山地、離島到海外
在台灣,人醫會義診的範圍遍及台北縣、嘉義縣、花蓮縣等多個山地鄉和
平地鄉,以及澎湖、小金門、小琉球等離島地區。
山地、離島地區通常只設有衛生室,醫療設施簡陋、醫護人員有限,加上
交通不便,居民小病往往拖成大病。一位住在大埔鄉的年輕人腳遭火燙傷
,到都市就醫需要兩個多鐘頭車程,年老父親無力送他就醫,只以草藥處
理,拖延時日造成傷口發炎腫大。
「假如再拖下去可能造成破傷風、敗血症,我們立刻為他清理傷口、敷藥
,並教他如何用藥,再持續追縱他的狀況直到他復原。」南區慈濟人醫會
召集人,同時也是內科醫師洪宏典說,類似個案在偏遠山地鄉頗多,巡迴
醫療服務對當地居民確實有相當助益。
 |
|
遊民在社會的眼光中,是邊緣的一群,要
到醫院看病並不容易,又是罹患法定傳染
病的高危險群,因此北區慈濟人醫會長期
投入遊民義診。「遊民罹患的疾病以肝病
、肺病、梅毒等傳染病及慢性病為主。他
們大部分沒有健保卡,本身經濟狀況差,
所以人醫會除了每年一次義診外,也會將
病歷資料轉介社會局,由社會局安排他們 |
就醫。」北區慈濟人醫會總幹事呂芳川說。
多次到離島地區做巡迴醫療的北區人醫會,將從二○○二年起,由主治醫
師沈士雄定期前往小金門駐診一個月,每兩個星期則有牙科醫師巡迴義診
。
東區人醫會主要成員來自花蓮慈濟醫院的志願醫護,因而除規畫中的義診
外,也結合院方偏遠地區醫療計畫來進行;例如定期到花蓮縣瑞穗鄉奇美
部落、卓溪鄉古風村、玉里鎮松浦部落、富里鄉永豐部落以及台東鄉海端
鄉等地義診。
為了提升偏遠地區醫療服務品質,東區人醫會義診配有裝置數位化影像傳
輸系統、X光機和腹部超音波檢查儀的醫療車,視病情需要與花蓮慈濟醫
院連線,進行遠距醫療。北區慈濟人醫會則有牙科醫療巡迴車,將診所「
開」到偏遠地區民眾住家附近服務。
 |
|
平日,教養院、遊民收容所、老人院、都
市原住民、中低收入戶平宅……都是人醫
會關懷服務的對象;當地震或颱風等災難
發生時,他們則緊急動員前往災區義診。
以二○○一年桃芝、納莉颱風義診為例,
幾天就動員數百位志工及醫護人員,一星
期就看診了將近一千六百人,為受災鄉親 |
帶來不少便利。
醫護人力涵蓋各族裔
在美洲,以擁有洛杉磯義診中心的南加州人醫會最具規模;醫護、藥劑、
後勤志工總數近四百人,二○○一年,舉辦的國際義診、社區義診以及校
園義診高達三十三次;除受邀加入洛杉磯緊急災難中心網路支援,也擬將
義診觸角延伸至印地安保留區。
北加州維持每年四次到萬佛聖城為出家眾義診;紐約與當地醫院合作,每
週末出動醫療巡迴車義診;夏威夷義診中心則提供各族裔人士問診服務…
…
 |
|
多明尼加醫護志工將取自國際賑災的經驗
,落實到當地義診中。結合該國的軍醫、
護理兵、理髮兵近四十人,為貧窮學童進
行內科及牙科義診並施藥,現場浩浩蕩蕩
,形成軍人替病患拔牙、開藥的特殊畫面
。
巴西醫療隊近六年的義診足跡,已遍及聖 |
保羅市各郊區,每月一次義診,可動員的醫護人力約有六十人。由於持續
服務貧窮村落,慈濟在當地的醫療服務,深獲社區人士認同,也帶動了巴
西籍醫師志工的加入。
由於各地人醫會多能將醫療確實深入特困之區,並在人力有限的情況下,
尋求與當地醫療機構合作;也因此,當跨國賑災動員時,成員就不乏各族
裔醫護人員的參與。
以薩爾瓦多義診為例,現場就有越南裔、伊朗裔、厄瓜多爾裔等不同族裔
的醫師,堪稱是支國際性義診隊伍。
跨國支援用心計畫
曾是東南亞商人投資天堂的菲律賓,自十餘年前政局開始不穩後,失業率
逐年攀升,國內有一半以上人口在貧窮線下。一九九五年起,菲律賓慈濟
人每年定期舉辦四次義診,幫助菲國偏遠山區和鄉下的無醫村居民解決就
醫不便的問題。
由於投入人力愈漸豐沛,義診規模也一次比一次擴大,足跡更是從北部碧
瑤山區往南延伸至民答那峨島上的三寶顏。如今,菲律賓義診團已宛若一
個全科的行動醫院,並計畫於未來兩、三年內成立義診中心,更全面性、
持續性地關懷貧病患者。
與菲律賓有著類似地理環境的印尼,醫療資源比菲律賓來得更貧乏。全國
一萬多個大小島嶼,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低落,許多住在深山的老人,甚至
一輩子不曾見過醫師,更別說要看病、動手術。
 |
|
慈濟志工結合當地衛生局及軍方醫療人員
,至雅加達附近偏遠村落巡迴義診。印尼
分會執行長劉素美表示,近三年來,義診
人力成長迅速,目前有一百多位醫師志工
,其中不乏軍方醫院的院長甚至統帥軍隊
的將官參與。
不過因為印尼島嶼眾多,以現有的醫護志 |
工人力和醫療器材數量,要到爪哇島以外的偏遠島嶼進行義診仍嫌不足,
因此必須仰賴新加坡與馬來西亞人醫會的支援。
目前新加坡人醫會除配合印尼人醫會不定期前往巴淡島義診,還選擇印尼
丹絨檳榔島為重點,計畫長期關懷當地民眾的健康情形。
而在馬來西亞沙巴州的原住民村,籌不出醫藥費加上路途遙遠,往往是居
民就診時面臨的兩大困難。慈濟除提供民眾牙科、小兒科、耳鼻喉專科及
綜合科的醫療服務外,也乘義診之便發放民生物資給村民。
◆國際慈濟人醫會(TIMA)一覽表
洲別 |
國家或地區 |
城市 |
成立時間 |
服務人次 |
|
|
|
|
|
亞洲 |
馬來西亞 |
檳城
馬六甲 |
1994/4 |
10,923 |
|
菲律賓 |
馬尼拉 |
1995/4 |
103,434 |
|
印尼 |
雅加達 |
1997/3 |
31,439 |
|
台灣 |
北區 |
1997/5 |
54,250 |
|
|
中區 |
1997/5 |
|
|
|
南區 |
1997/5 |
|
|
|
東區(宜蘭) |
1999/10 |
|
|
|
東區(花蓮) |
2001/3 |
|
|
越南 |
胡志明市 |
1998/1 |
17,631 |
|
新加坡 |
新加坡 |
1999/3 |
150 |
|
|
|
|
|
美洲 |
美國 |
北加州 |
1993/11 |
10,040 |
|
|
南加州 |
|
|
|
|
紐約 |
|
|
|
|
夏威夷 |
|
|
|
巴西 |
聖保羅 |
1996/3 |
45,210 |
|
巴拉圭 |
亞松森 |
1997/7 |
4,000 |
|
總計:共九個國家、十七個聯絡點、總計服務277,077人次
資料/慈濟基金會宗教處提供
統計日期/2002.1.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