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水般的文化 |
|
◎善慧書苑 |
|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六月九日《四月二十九(日)》
【靜思小語】
大地之水受污染,生命將受威脅;
文化之水受污染,將喪失淨化人心的教育功能。
虛幻人生,真實入戲
「人生似幻化,終當歸空無」,如夢似戲的幻化人生,從出生到死亡,短
短幾度春秋。人生舞台上種種歡喜悲愁,一旦情景不再、人事已非,亦如
春夢無痕。在這虛幻的生命中,總是當局者迷,執著所愛與所有,遂認假
作真、眷戀難捨,為自己人生的下一齣戲,再次鋪陳種種悲歡哀樂。
大愛電視台八點檔之「大愛劇場」,以其真實故事感動人心。上人向來指
示,這劇場是「慈濟大藏經」,故總寄予甚深期許;期盼至深,遂免不了
再三耳提面命,叮嚀節目製作應有的方向與水準。
上人與大愛台總監姚仁祿、顧問楊憲宏提到,假借不實人事編撰的「戲」
,劇中人物與時空背景隨編劇者的想像流露筆端,文筆佳妙者,自然腳本
就充滿戲劇張力。然則,這戲再好,也不過就只是「戲」而已;不實的戲
,如何能深遠影響人心?
大愛劇場以真實人事入戲,目的何在?上人舉例,在慈濟的照顧戶中,有
位先生在身強體壯時,拚盡一己之力為人生奮鬥,當時他覺得自己所擁有
的一身本事,以及家庭幸福、經濟寬裕等條件都是「真」的;但後來他因
重病住院,失去了健康、工作能力……曾經擁有的一切盡皆遠離,變樣的
生活令他終日怨嘆、感到非常痛苦。
「人就是因為對『生命』的本質認識不清楚,以為曾經擁有的都是真,也
必然恆常存在,所以在變化、自以為失去後,便感椎心之痛。然而,就真
理實相來說,宇宙天地乃至於人生世間,本質是遷變無常、變化不已,故
說是虛幻。
上人表示,雖說人生是虛幻不實的,但大愛台要做的是「真」的東西。所
謂的真,就是要借真實的人生世事,彰顯人生虛幻、空無之「真」理。若
是在虛假的人生中又製作許多虛假的人事,這就是假中假的「戲」了!
但是,真正的「人生道理」為何?上人以「三理四相」來說明。無論是心
理、地理、物理,萬相的本質都是成、住、壞、空四相之遷變輪迴;所有
「相」分析到最後都歸於「空」,這就是「假」;但眾生本自具有的佛性
、清淨的本性,這是常住不變、永恆存在的「真」,故說是「妙有」。
「變化多端的人生,是真不了;而真理的實相,也是假不了。希望大愛台
能藉由虛幻的人生假相,點出實相的真理來。」
上人表示,每一顆果實都是一個「因」,在泥土、陽光、水分的助緣下,
會再長成纍纍的果實;雖然果核極其微小,但果報卻能如大海之無盡無涯
,這也就是《無量義經》所說的「一生無量,無量生於一」之理。
「大愛劇場對於人生的境遇和淨化過程,當如實詳述、真實入戲,才能觸
動與啟發人心,這『戲說人生』也就蘊含著真理的價值;但若只當作好玩
的『戲』而已,沒有嚴謹的製作過程,這戲劇就失去其價值意義了。」
文化淨水
「水,放在四角形之容器內就成四角形,放在圓形之器具內就成圓形,這
就是所謂『隨方就圓』。水可做成水刀,其尖利可毀滅一切,但溫柔如流
水時,任何利刃也無法將其切割。」
上人以「清水」比喻慈濟之文化工作:「人生少不了水,無清淨之水可飲
,生命就無法存活。一如人生少不了文化,文化若受到污染、喪失匡正時
弊的教育功能,將反成為毀滅人類的凶具。所以,『淨化人心』是慈濟文
化志業的使命,也是文化工作者責無旁貸的時代使命。」
上人表示,文化志業承擔淨化人心的使命,鑑及當今世風日下,人心不古
,學校教育也局限於校園中,因此更需要以影響層面更廣闊的文化工作,
來彌補教育的不足處,開創習尚倫理道德的社會風氣。
文化工作者的使命如此任重道遠,上人期待大愛台同仁必須具有合心、互
愛的團隊精神。「欲帶動同仁彼此感恩,就得付出愛的關懷。畢竟人都需
要愛,文化人再剛強,也需要關懷,無妨就隨順眾生,儘量給予他溫暖的
愛,時日既久,就能融化於慈濟精神中。」
上人勉勵兩人:「人生難得遇到志同道合的人──你所說的他聽得懂,你
要做的他了解,這就是『知音』啊!既得遇知音,就該相互珍惜,為志同
道合的共同理想,悉力以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