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師行記
上一頁
下一頁
上一層
回首頁
疼惜大地、保護自己
◎善慧書苑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六月十四日《五月初四(五)》


【靜思小語】

疼惜大地,也是疼惜自己;
隨身攜帶環保餐具能減少對大地的傷害,
也能保護自己的健康。




環保從自身做起


環保署長郝龍斌等政府官員來訪,就七月一日正式推行的禁用塑膠袋與免
洗餐具政策,請慈濟人協助呼籲與推動。

上人表示,若能多宣導民眾隨身攜帶環保碗、筷、杯等餐具,除能維護民
眾自身的衛生安全,還能達到一起減少環境污染等目的。

上人表示,環保意識的培養,需要有很多人的投入;慈濟自民國七十八年
開始從家庭、學校、社區著手,推動資源回收工作;目前,環保志工年紀
最大的將近百歲,也有幼小的孩子跟著大人一同來幫忙,大家都很用心在
做,期待能落實家家環保的觀念。

「慈濟推動環保首重教育性,除了回收資源,每個地區也都設有環保站,
環保志工會將資源一一分類得很乾淨、很清楚,並製成教材,用很簡單明
瞭的方法講解,所以不論老少、識字或不識字的人,都可以接受這樣的觀
念。」

郝署長表示,去年納莉颱風時,發覺淹水問題都是因為塑膠類、免洗餐具
造成的,很希望大家能從生活習慣的改善著手,真正將「環保」落實在生
活細節中;而慈濟有幾百萬的會眾,如果可以協助推動,會有很大的助益


上人表示,政府的宣導,可以給民眾一個正確的常識,民間則可以做軟性
的帶動──也就是心靈的環保。

「很多民眾以為『新』就是『乾淨的』,其實,『衛生筷』的製造過程是
不衛生的,而且,如果每天每人平均使用一雙筷子,全台灣每天的用量就
有兩千多萬雙,必須砍伐多少竹子才能有這麼驚人的數量?至於保麗龍,
不僅污染大地,其製作後就直接疊放,使用時也沒有清洗過,而且用完就
丟,也造成很大的垃圾問題。」

上人表示,很多人都不希望與垃圾作鄰居,不過,大家卻都在製造垃圾;
如果每位民眾都可以從自身做起,隨身攜帶環保餐具,不但能減少對大地
的破壞,也是一種保護自己的方式。「疼惜這塊大地,也是疼惜自己;推
行環保不光是為自己好,也是為後代子孫著想。期待每位民眾都能養成隨
身攜帶環保餐具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