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希望在當下 | 
                   
                  
                     | 
                   
                  
                     | 
                   
                  
                     | 
                   
                  
                    將屆秋涼的季節,令人想起九一一與九二一兩個刻骨銘心的日子。回首總 
                      是覺得傷痛不捨,時間證明,最大的復原力量來自每一當下都不放棄希望 
                      。 
                       
                      天搖地動,屋宇崩裂傾頹,人命隨灰飛湮滅,這是天災。飛機攻擊摩天大 
                      樓,濃滾滾的火焰吞噬多少性命和人類智慧結晶,這是人禍。天災人禍看 
                      似無堅不摧,但靠一個個搶救生命、呵護生命的行動,我們得以在絕處逢 
                      生。 
                       
                      三年來,我們深刻體驗到,在人與人的互助中,有情終會勝過無情。災難 
                      發生後,有許多救援的感人場景,而人們用心用情接續地伸出援手,使受 
                      苦的人身家心靈重新安頓,荒地拉出有情天,成了最新的記憶。 
                       
                      現在走訪九二一的中部災區,固然早已不復見災變之初的斷垣殘壁,明顯 
                      的新生座標是中小學重建落成的屋宇。慈濟援建的五十所學校,除兩所外 
                      ,已從一年多前就陸續完成,年輕學子復得快樂成長的新園地,讓人感到 
                      欣慰與希望無窮。 
                       
                      這個定名為「希望工程」的援建計畫,出自證嚴上人不忍教育出現斷層的 
                      慈悲心量,下一代是我們的希望,而浴火重生,我們更要藉重新打造千年 
                      不倒的校園,許一個再不因地震擔驚受怕,許一個安定與希望的未來。 
                       
                      然而,希望不是放在未來,而是在每一個當下的心念和祝福。鋼筋包鋼骨 
                      的建築結構如何步步充實,景觀特色的經營與塑造如何進行,在在都需要 
                      眾多人力的心形投注,才得築夢踏實。 
                       
                      在本刊連載兩年多的「希望工程攝影筆記」,由攝影家阮義忠拍攝執筆, 
                      黑白對比的照片散發出歲月沈澱的質感,和讓人百看不厭的人情流動。相 
                      片中或有滄桑的容顏,更多的是專注忘我的菩薩身影,來來去去數不清, 
                      襯托歡笑如向日葵般的童稚臉孔。 
                       
                      畫面能捕捉的有限,阮先生即使辛勤走動,也慨嘆「最好的那一瞬間,我 
                      總是錯過」。畫面故事無法表達目睹平凡人的不平凡付出時,那當下的心 
                      靈悸動。工地住居簡陋,一批批專業的建築志工,非專業的鋪地磚草皮志 
                      工,以及香積志工蝸居在此而甘之如飴。若非懷抱希望,步步踏實做,也 
                      無法造就具體的「希望工程」。 
                       
                      這些菩薩志工,就如《妙法蓮華經》「從地涌出品」中所述:「志樂於靜 
                      處,捨大眾憒鬧,不樂多所說,如是諸子等,學習我道法,晝夜常精進。 
                      」他們將時間利用在利他的修行,捨嬉戲的泛泛娛樂。這樣自成的世界, 
                      任何的災難皆無法摧毀,它指向人類心靈的未來出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