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珍惜」生命 | 
                   
                  
                     | 
                   
                  
                    | ◎善慧書苑 | 
                   
                  
                     |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 
                       
                       
                      ◆八月七日《六月二十八(二)》 
                       
                       
                      【靜思小語】 
                       
                      「珍惜生命」的意義,是「讓生命活得有價值」。 
                       
                       
                       
                      大愛之勇 
                       
                       
                      上人與參加人文營的一百零五位志業體新進同仁座談。上人就眾人提問給 
                      予開示。 
                       
                      問:如何做好一位稱職的員工? 
                       
                      答:「守住崗位、承擔責任、用心服務」就對了。 
                       
                      問:慈濟十戒中明訂不參與政治示威、遊行,但憲法規定這是公民的基本 
                      權利…… 
                       
                      答:即使是「權利」,也不一定非要去享有。 
                       
                      想要有一個祥和的社會,人人表達意見的方式都要很理智;採行示威、遊 
                      行的方式,一如走在危險的鋼索上,若是情緒控制稍有不慎,容易引起更 
                      多的衝突和煩惱,如此非但不能解決問題,還造成社會的混亂和不安。 
                       
                      沈默不表示認同,凡事退一步海闊天空;好好照顧自己的心、守好自己的 
                      本分,以冷靜的頭腦去思考社會真正需要的是什麼,用心付出就對了。 
                       
                      問:是什麼力量讓您堅持慈濟志業,即使遭遇挫折或誤解質疑仍不放棄? 
                       
                      答:我的力量來自於「信」──我相信自己無私,也相信人人有愛。 
                       
                      慈濟所做沒有為個人,為的是世間、社會;只要秉持誠正信實的心念不斷 
                      付出,方向不偏差,相信有朝一日必能做到讓人人相信、讓人人肯定。 
                       
                      問:社會上大多以升學率來判定一個學校的好壞,但慈濟不然。在慈濟教 
                      育志業體任教,老師們要如何調整腳步,找到平衡點? 
                       
                      答:現在學校很多,要找到知識的教育並不困難,但是,要找到生活、人 
                      格的教育就難了;這就是慈濟創辦教育志業的目的,我們著重的不是知識 
                      ,是智慧。 
                       
                      什麼叫做生活?就是從衣食住行做起,守好做人的本分與責任。慈濟教育 
                      不只要給孩子們常識,更要教育他們懂得生活、懂得做人,不論在人生各 
                      階段扮演什麼角色,就在那個角色上盡責,這就是生活教育。 
                       
                      希望老師們能有志一同,好好立志負起教育責任,不只是傳授學生常識, 
                      還要啟發他們的良知與良能,良知良能結合起來,就是智慧。 
                       
                      問:上人如何看待死亡? 
                       
                      答:生老病死是自然的法則,也是每個人必經的歷程;透徹生命、找到生 
                      命的源頭,就不會恐懼死亡。 
                       
                      要珍惜父母給我們的身體,但「珍惜生命」並不是指不要勞累、不要流汗 
                      、不要辛苦,而是要懂得「讓生命活得有價值」。 
                       
                      問:如何將上人的理念延續在特殊教育上? 
                       
                      答:要用父母心來疼愛孩子、用菩薩的智慧來關心;在疼愛與關心之餘, 
                      不要有特別的寵愛。能以愛心、耐心、平常心以及智慧心教育,相信天下 
                      沒有教不好的孩子。 
                       
                      問:我常在媒體上看到慈濟人做了很多事情,像大園空難時努力安慰家屬 
                      及整理支離破碎的屍體。為什麼慈濟人能在那樣艱困的環境中去幫助別人 
                      ? 
                       
                      答:只要有真誠付出的心,就沒有惶恐。慈濟人心中都有一分不忍人之心 
                      ,人傷我痛,人苦我悲,當災難發生後,能以同理心為受苦受難的人設想 
                      ,心中自然沒有雜念,而能生起大愛之勇,不會驚惶,只願付出。 
                       
                      問:我覺得慈濟的腳步就是佛教的腳步,慈濟的歷史就是佛教的歷史;剛 
                      加入慈濟文化,我想把慈濟許多感人故事寫成較淺顯的現代詩,啟發大人 
                      小孩的善念。請問上人有何期許? 
                       
                      答:慈濟人用佛教的精神投入人間付出,心存誠正信實、外行慈悲喜捨, 
                      充分展現人性大愛,有許許多多感人的故事,這些真人實事,都是慈濟大 
                      藏經。文化的功能就是要把無形的愛心,化作有形的紀錄;淺顯很好,但 
                      務必求真、求實、求美,這樣的「文史」才有價值。 
                       
                      問:電視台人多,工作性質複雜,要如何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上人對 
                      大愛台有何期許? 
                       
                      答:別人站得遠,你走近一點,距離就會拉近;他人冷漠,你熱情一點, 
                      彼此之間就會熱絡。希望大家用真誠、坦承的愛相互對待,不要彼此懷疑 
                      ,用心付出就對了。 
                       
                      媒體好比一把雙刃的刀,可以教人為善、也可能會讓人心偏差;可以美化 
                      人生,也可能會擾亂人生。文化工作者一定要很慎重,若能發揮一分使命 
                      感,投入良性文化,盡自己的責任,做到為時代作見證、為人類留下美善 
                      歷史,創造文化清流,就是我的期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