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師行記
上一頁
下一頁
上一層
回首頁
活在當下
◎釋德
◆九月二十五日《八月十九(三)》


【靜思小語】

善用佛法、身體力行、活在當下,就能打開心靈的困頓。




慈誠懿德風範

「在醫院觀摩這三個月期間,從慈濟人身上學習到以真誠的微笑待人,是
此行最大的收穫。」日本天理大學助教授金子昭先生,遠渡重洋到山清水
秀的東台灣,研究慈濟文化,並於花蓮慈院體驗志工服務精神,因三個月
的研究期行將屆滿,特來向上人辭行致意。

「對他人施予真誠的微笑,是自我修養的一部分。」上人表示,宗教最重
要的不是理論解析,而是人與人之間相互啟發。當看到苦難的人,心生悲
憫願意去付出,才能打開自心清淨的本性;「唯有透過身體力行,將佛法
應用在日常生活中、活在當下,才能真正解決心靈的困頓。」

午後,上人來到慈濟技術學院,與三百七十八位全省各地慈誠懿德會成員
開示。

言及教育潮流與教育理念,上人表示,教育的理念欲跟上時代潮流,又不
隨時代亂象而行,確實不是件容易之事;想要導正孩子們的錯誤觀念,必
定要用充分的耐心及愛心,陪伴來自不同的生活環境及不同理念下成長的
孩子。

「希望慈誠爸爸及懿德媽媽都能以真誠的愛來對待孩子,當他們心靈產生
迷惑時,能從你們的人生智慧之中,得到建議而予以紓解。」上人感恩慈
濟人除了投入學校建設,並親身協助教育工作,培養孩子們懂得為人群付
出,過一個付出愛而無所求的人生。

「期待慈誠懿德爸媽能自我守好規律,以作為孩子們的模範,並以『亦師
亦友,亦父亦母』的心情長期陪伴──以老師的角色出現,需要身教;以
朋友的身分面對,必須是好模範;若以父母的心情陪伴,也要有做父母的
風範,才能使之培養出有人格的人生。」

眺望天際,偌大的灰雲片片籠罩著大地,仍可見夕陽西照,暈染出一片黃
澄的天色,自技術學院返回精舍途中,一陣驟雨,更添些許涼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