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操之在己 | 
                   
                  
                     | 
                   
                  
                    ◎釋德  | 
                   
                  
                     | 
                   
                  
                    ◆九月八日《八月初二(日)》 
                       
                       
                      【靜思小語】 
                       
                      在人群中恆順眾生,亦不失原則,就是智慧的表現。 
                       
                       
                       
                      「氣」的力量 
                       
                      「颱風警報解除了!」清晨,上人悠然地坐在台中分會一樓門廳木階上, 
                      與早來的志工們話說今日心情。 
                       
                      「人生本如此啊!什麼時候會發生什麼事,而什麼事會先發生,實在難以 
                      預料。慈濟人分布全球,每天都在做救人扶困的工作,大家出入門戶之間 
                      ,能否平安無事,是我非常關切的事;所以總是希望大家能戒慎恐懼、防 
                      患未然。」 
                       
                      談到氣象,上人表示,「氣」,看不到、摸不著,但它確實存在,具有一 
                      股無形但很強盛的力量。例如:颱風是氣流所形成,其在空中的動向是進 
                      或退或停滯,也受到其他氣流的牽引;蘊涵在地表之下的「地氣」,當其 
                      積聚足夠能量時,足以撼動大地;又如人常言「運氣」,這股氣力似在冥 
                      冥之中牽引著命運;而人若言行得宜、人生方向正確,一生總能平安吉祥 
                      ,這就是「福氣」。 
                       
                      上人說,氣,一如佛教所言的「業」,業因猶如種子,以稻子為喻,下種 
                      之後,經過灌溉、除草、施肥等耕作次序後,種子慢慢地成長、茁壯,漸 
                      而開花、結穗,就會有結果產生;正如同業因經過造作,就有果報形成, 
                      這就是「因緣果報」之理。 
                       
                      「有人以為『命運』既已注定好了,何必再積極作為?因此就放任業力的 
                      牽引,乃至於沈淪至不堪的地步;就如同農夫光擁有一塊土地,卻不肯耕 
                      作或下種,如何擁有好的收成?」 
                       
                      上人表示,雖然今生命運已定,只要付出力量積極作為,命運仍操之在己 
                      ,「每個人都能改變自己的命運,應珍惜有用的身軀,勇敢地投入人群去 
                      付出,好好地創造美好的人生,同時也有益別人的生命;能在人群中恆順 
                      眾生亦不失原則,圓融各種不一的知見,這就是智慧的表現。」 
                       
                      上人強調,覺悟的人去而再來是「倒駕慈航」,迷茫的人則是「隨業流轉 
                      」來到世間,到底我們是願力所致,或業力牽引而來人間呢?「一切唯心 
                      造,是惡業或福業,端看自己現在的造作。請大家珍惜慧命,好好修心養 
                      性、端正行為。」 
                       
                       
                       
                       
                      是必然也是自然 
                       
                      「修行,應將過去種種浮浮沈沈、糊塗荒唐的人生,徹底大死一番;心無 
                      罣礙,大徹大悟,胸襟開闊,就是『佛』的境界,也即是禪宗所說的:打 
                      得念頭死,佛性才得產生。」在中區培訓委員聯誼會上,上人以佛的覺悟 
                      境界與眾相勉共行佛道,超脫迷茫的人生。 
                       
                      與多位資深委員座談時,上人明示,人與人之間相處,總有種種煩惱糾結 
                      ,令人感到非常辛苦,此即所謂的「眾生濁」。三十多年來,艱辛備嘗地 
                      開闢慈濟這方福田,很感恩有許多人間菩薩「從地涌出」,共同走入人群 
                      推動人間佛教,合心協力發揮救人濟世的志業。 
                       
                      「生命有期,慧命無涯。面對弟子們身軀遭遇病痛,我雖然非常心疼,但 
                      也自我安慰,生老病死是必然也是自然;但大家若沒有顧好自己的心,致 
                      令慧命損傷,為人師長的我,內心飽受的則是無法形容的巨『慟』!」 
                       
                      「三十幾年來,我所有的辛苦只為淨化人心而已,心地能夠淨化,慧命才 
                      得成長;看到大家心地一片單純、清淨,這就是我最感安慰的事!很希望 
                      大家不要停下腳步,不要耽於化城的境界,應該顧好自己的慧命,邁向成 
                      佛之道。」 
                       
                      上人期勉慈濟人,彼此之間「用智慧來輔導,用愛心來寬諒」,相互疼惜 
                      ,共成道業,才不枉慈濟菩薩道走一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