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求福,不如多造福 | 
                   
                  
                     | 
                   
                  
                    ◎釋德  | 
                   
                  
                     | 
                   
                  
                    ◆十月二十五日《九月二十(五)》 
                       
                       
                      【靜思小語】 
                       
                      「自求多福」就是發揮愛的力量付出,身體力行造福。 
                       
                       
                       
                      自求多福 
                       
                      清晨,談及車臣反抗軍挾持俄羅斯人質事件,上人語帶沈重。 
                       
                      一九九四年十二月,原屬俄羅斯聯邦一員的車臣,因獨立建國運動,遭俄 
                      羅斯大舉出兵鎮壓,雙方激戰之下,萬餘人喪生,五十萬人流離失所。 
                       
                      慈濟曾於一九九五年十月起與法國世界醫師聯盟(MDM)合作,提供車 
                      臣難民五個月的緊急醫療援助。當時車臣剛受到戰火的摧毀,人民苦不堪 
                      言,工作人員冒著危險,翻山越嶺以人力背負或馬載,徒步百公里將醫療 
                      救助物資和民生必需品運送至當地,關懷這些受苦受難的人。 
                       
                      「回首當年,實在感恩這些救命英雄,不畏艱苦,勇敢地前去幫助他們; 
                      一直到現在,儘管當地還是內戰不休,我們都還很關心這個地方。」 
                       
                      上人表示,車臣地底下蘊藏著豐富的石油,如果沒有戰爭,人民都能過著 
                      富足的生活;但是,「和平是最富有的,不和平,那怕地底下蘊藏再多黑 
                      金寶藏,人民為了逃避戰亂,仍必須逃離家園淪為難民。」 
                       
                      「在這樣動盪不安的亂世,唯有愛,才能調和人與人之間的暴力行為。此 
                      刻期望人人要『自求多福』──站在自己的崗位上,發揮力量付出愛,身 
                      體力行去造福,就是自求多福。」 
                       
                       
                       
                       
                      哈威爾伉儷的永恆記憶 
                       
                      中午時分,二○○一年諾貝爾醫學及生理學獎得主哈威爾(Leland H.  
                      Hartwell)博士伉儷來訪。  
                        
                      對佛教嚮往已久的哈威爾夫婦,見到上人一度哽咽,表示看到慈濟的一切  
                      感到非常震撼;當得知這一切都是來自全球八百萬愛心人士的捐款時,哈  
                      威爾表示希望加入慈濟會員行列,並主動提出要成為慈濟醫院的顧問。  
                        
                      他表示,很榮幸能參訪慈濟並見到上人,他對佛教有很深的興趣及信仰,  
                      認為佛教是很科學的宗教;對於上人能引領大批志工及專業人士,為眾生  
                      付出一切,他很感動,也希望未來能有機會與慈濟人一同付出。  
                        
                      上人欣喜地表示,很榮幸又高興兩位善良的人願意投入慈濟,更高興的是  
                      願意擔任慈濟醫院的顧問,但願兩人能常來指導。  
                        
                      上人致贈一幅「飛天」及三十六周年慶徽章給哈威爾,而哈威爾伉儷也遠  
                      從美國帶著他最喜歡的一幅攝影送給上人,他說,科學與藝術非常接近,  
                      都需要創造。  
                        
                      在博覽會中,見到美籍受髓者凱兒於去年五月,在台灣與捐髓者相見歡的  
                      照片,哈威爾駐足良久表示,凱兒是他所主持的癌症中心所照顧的患者。  
                      他並提及該癌症研究中心,每五年會讓捐贈者及受髓者見面一次。述及相  
                      見歡時的感人情況,上人說:「那是生命與生命的相會!」  
                        
                      哈威爾夫婦原本預計下午一點三十分要前往太魯閣參觀,但他們對於靜思  
                      堂所展出的慈濟志業博覽會興致高昂,直至三點多鐘才離開。離去之際,  
                      夫人緊緊握著上人的手表示:一定會再回來!  
                        
                      上人目送車子開離慈院門口,眾人揮手道別後,車窗口伸出一台相機,那  
                      是依依不捨的哈威爾夫人,為這動人的一幕留下永恆的記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