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是「志」業,不是「事」業 | 
                   
                  
                     | 
                   
                  
                    ◎釋德  | 
                   
                  
                     | 
                   
                  
                    ◆十二月十七日《十一月十四(二)》 
                       
                       
                      【靜思小語】 
                       
                      事業講求利益,不免有得失爭端; 
                      志業講求承擔,唯願付出更多。 
                       
                       
                       
                      「你大我小」沒煩惱 
                       
                      「有心做事,也要打開心門,對人切莫存有分別心和懷疑心。」在與數位 
                      海外慈濟人開示時,上人語重心長說道:「大家都還是凡夫,面對任何事 
                      情都要以寬容心包容,切莫因為某個人曾經一時偏差,就認為這個人從此 
                      不可原諒。」 
                       
                      上人表示,無論他人的過去如何,若能在偏差後馬上回頭、很快地再上軌 
                      道,大家要以開闊的心來接納包容,讓他們有所發揮,覺得很自然、很自 
                      在,有回到家般的溫暖。 
                       
                      上人並言,做慈濟不是事業而是志業。事業講求的是利益,所以會有得失 
                      和爭端;志業則是大家以願力和心力共同承擔,為社會和人類的祥和幸福 
                      付出。 
                       
                      「雖是為社會、為人類付出,最終獲益的其實是自己。每個人生長在天地 
                      間,希望環境更美好、生活更平安,就需要人人多做一些好事、多影響一 
                      些人,同心、同力共同為社會付出。」上人再三叮嚀大家,要謹記慈濟是 
                      一個修行的道場,要感恩每個人,因為有每個人的投入,事情才能成就。 
                       
                      然而,在付出的過程中,如何才能不起煩惱?上人感嘆,煩惱多起因於自 
                      以為付出很多,而生「我大你小」的心態;如果能抱著「你大我小」的心 
                      態,縮小自己,就能不起煩惱。在付出的同時,還要感恩因為有大家的投 
                      入,事情才能成就;感恩中更要知足,因為自己有能力,才能出來付出做 
                      事。 
                       
                      上人也期勉在座的志工們,道場在每個人心靈中,要好好莊嚴心中的道場 
                      ;合心、和氣、互愛、協力凝聚人力和心力,匯聚更多力量去幫助苦難眾 
                      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