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師行記
上一頁
下一頁
上一層
回首頁
大喜文化
◎釋德
◆三月十日《二月初八(一)》


靜思小語

聚焦人性之美,開演人生希望與愛。



最美的情感

上人今日來到大愛電視台關懷同仁並聽取各單位報告,同仁們以表演或戲
劇方式呈現工作概況,展現出團體的合心氣氛,令上人甚感欣慰。

大愛新聞記者許文玲,分享此次採訪阿里山小火車翻車事件心得。她說,
當她趕到殯儀館,看到一位家屬臉露憂傷,孤單地走出來時,當下決定先
放下採訪的麥克風,學習志工精神先給予關懷,待志工接手關懷後,再繼
續採訪工作。

「畫面首先出現一位同仁的手,手中拿著麥克風和收音線,鏡頭向上移動
,又看見她另外一隻手搭在罹難者家屬的身上,膚慰家屬的情緒……記者
能和受訪對象這樣溫馨的互動,令人感動不已。」上人表示,這則新聞播
映出來時,給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而另一位記者潘惠華也說,見到很多媒體記者湧入急診室採訪,一再以尖
銳口吻向傷患追問事發狀況,令她感到心疼和心寒。她欣慰大愛台不同於
一般媒體需要捕捉血淋淋的畫面,因此等待醫護人員為傷患處理好傷口後
,她才選了一位傷勢較輕的人進行採訪。

聽聞眾人的採訪心得後,上人表示:「大愛台記者不只是『為時代作見證
,為慈濟寫歷史』,他們的心中也有愛,因此,看到他人遭受苦難,自然
而然地表達出一分關懷的愛。他們的每一分心血付出,都是為了讓遍布世
界的人們,看到一分人性之美,感受到人生的希望和愛,這分發自內心的
情感,真美!」



從「慈濟的人」到「慈濟人」

午後,上人前往內湖聯絡處,短暫停留看視新布置完成的靜思文化流通處
,隨後驅車返抵台北分會與同仁座談。上人憶述小時曾經歷二次世界大戰
,至今仍無法忘懷躲空襲的緊張,以及親眼所見血肉模糊的殘忍景象。

「現在的武器殺傷力更強,不只傷人,大地也會受傷。要救世就要先救心
。心要怎麼救?從『淨化人心』開始。文化的影響力無遠弗屆,只要努力
便可讓清流入人心。」

緣於慈濟文化中心廣播組同仁葉育鎏,在此次廣播金鐘獎中以「真心看世
界」節目入圍社會服務節目主持人獎;陳怡君也以「慈濟世界」節目入圍
第一屆廣播金音獎,上人讚歎她們以志業精神做專業工作。

上人以《阿彌陀經》經文「出廣長舌相」說明:「佛在一地開示,聲音可
以傳到遠方,讓十方世界的眾生都聽得到,這就是『出廣長舌相』。廣播
組的這股清流能讓很多人聽到,而且深受感動,的確非常難得。」

上人將慈濟慈善、醫療、教育、文化四大志業,與慈悲喜捨「四無量心」
相應:「文化志業是『喜』,需要靠每一位文化人身體力行、為別人付出
,並且表達出個人最美的形象。世間多一個慈濟人就多一分善念,多一分
善念就能多消弭一分災難。此刻人間菩薩正在招生,請大家趕緊投入,加
入慈誠、委員培訓行列,從『慈濟的人』變成真正的『慈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