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洗淨煩惱垢穢 |
|
◎釋德 |
|
◆四月二十一∼二十三日《三月二十(一)∼二十二(三)》
【靜思小語】
人世間複雜的苦難,可以用很單純的法來破解,
那就是:懺悔、改過。
行在慈悲道場上
三十多年來,慈濟志業以花蓮為起點,普及於國際,持續從事拔苦予樂的
工作。早課,上人有感於志工恆持初發心行於菩薩道上,濟貧教富、拯救
苦難,直言這就是慈悲的道場。
上人解說「慈濟」二字──
「慈」就是予樂、教富。教導人人對貧窮苦難起一分悲心,進而去幫助苦
難人,帶給自己與他人歡喜。
「濟」就是濟度眾生苦難。眾生之苦,在於內心和生活的貧瘠,若能提起
一分悲憫心,便能以無限力量去拔除其苦。
「常聽慈濟人說:『感恩師父開啟這個道場,轉了我的心境,救了我的家
庭。』在慈濟團體中,人人相互啟發、彼此教導,人人知道幸福、懂得惜
福、造福;這分本具的智慧與大愛一旦啟發出來,不僅懂得喜捨物資,更
能發揮源源不絕愛的力量。」上人期待大家將凡夫心轉為諸佛心,帶給眾
生快樂,當眾生有苦難,也要及時救拔。
上人表示,念佛,不是遇到困難才趕緊念佛,也不是大家集合一起共修才
叫做念佛;將法入心,身體力行為人群付出,就是真正佛在心中。若人人
有共同的理念,將這股力量匯合起來,便可拯救天下一切苦難。
以骨髓捐贈為例,上人表示,常聽到捐髓者說:「救人的感覺真好!」因
為體會到自己是有福的,才有能力付出;並感受到對方因接受而獲致生命
的希望,怎能不歡喜呢!這分輕安自在的感覺,就是法喜。
外行與內修
上人表示,佛法除了外行,還要內修。在持續付出、愛人之時,也別疏忽
自己的起心動念。身處團體中,語默動靜都要好好用心,待人接物也要顧
好自己的心。若能如此,則無處不是道場。
「心就像一片善惡雜揉的田地,上面有自己播下的好種子,也有壞種子,
種如是因,便得如是果。每個人都是自己心田的農夫,除了播下好的種子
,還要除去不好的種子;時時顧好心念是內修,時時付出就是外行。」
「心中若是有了煩惱的種子,或是過去曾犯下過錯,如果將之埋藏起來,
不讓人知道,就叫作『覆藏』。世間的物質髒了,一定要用水來清洗,人
的心靈煩惱垢穢也必定要用法水來洗滌,也就是懺悔。」
佛經上常說:「眾生垢重」,什麼是「垢」?上人解說,就是因一念無明
生起的貪、瞋、癡,累積成的煩惱污穢就是「垢」。
「好好向內自省、向內觀照,並以善解和感恩面對外境,就能將過去的無
明一層一層掀開;否則,一念迷心起,煩惱掩蓋本性,罪惡一層一層造,
清明的本性就將失色無光。」
「人世間複雜的苦難,要以很單純的法來破解。」上人表示,過去如果曾
做出錯誤、不名譽、不光采的事,要勇敢地懺悔,能懺悔過去的煩惱垢穢
並積極改過,就能以清新的人生再度出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