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師行記
上一頁
下一頁
上一層
回首頁
歡迎來慈濟付出
◎釋德
◆九月二十日《八月二十四(六)》


靜思小語

付出的感覺是什麼?是一種幸福──天天安心快樂,時時知足感恩。



持「拔苦予樂」的悲心

十個月大的小女嬰半邊臉頰被血管瘤包覆、一歲多的小女孩肝病導致肚子
脹得比像大西瓜、十一歲小女孩幼時燙傷沒有及時治療,而今雙手潰爛…
…一幕幕讓人心痛不忍的畫面,都是今年九月初菲律賓慈濟志工第四十三
次義診發現的個案。上人在志工早會中嘆言:「這麼多的無奈人生,誰能
體會他們生命的悲苦?」

菲律賓慈濟人醫會志工,八年多來不辭辛勞,持續深入窮鄉僻壤施醫施藥
,無怨無悔、用最尊重的心為貧病苦難者付出;上人讚歎:「人說『發心
容易恆心難』,然而,從菲律賓慈濟志工身上,我們看到那分恆持的愛心
。所以,對於他們,我『不說感恩真困難』!」

上人表示,慈就是「予樂」,給予眾生快樂。有錢的人不一定快樂,能為
貧病悲苦的人付出一分心力,是一種幸福的感覺;濟是「拔苦」,不忍地
球受毀傷、不忍蒼生受苦難,所以去扶持、陪伴、膚慰,為他們拔除苦痛
。「感恩菲律賓慈濟志工,真正實踐了『拔苦予樂』的慈濟精神!」



宏都拉斯副總統來訪

午後,上人與林碧玉副總執行長、花蓮慈院榮譽院長曾文賓、名譽院長陳
英和等人,在靜思堂感恩堂門廳迎接遠道來訪的中美洲宏都拉斯副總統羅
培士女士。

慈濟與宏都拉斯結緣於一九九八年十月,當時颶風侵襲中美洲多國,以宏
都拉斯受災最為嚴重;慈濟緊急致贈消毒設備、防疫器材,並提供二十三
個四十呎貨櫃的衣服、兩個二十呎貨櫃的食品罐頭發放給災民,也前往進
行義診。

此次來訪的羅培士女士是宏國三位副總統之一,平日甚為關心貧困與邊緣
地區民眾相關事務,她表示,她在宏都拉斯接觸到前來賑災的慈濟志工,
讓她對上人的慈善理念,以及慈濟多年來在全球的付出深感敬佩。「上人
曾說過:天下的米一個人吃不完,天下事一個人做不完;慈善工作需要千
手千眼的人間菩薩投入才能完成。這句話對我的影響很大,此行特來感恩
慈濟對我國人民提供的援助,同時進一步認識慈濟。」

羅培士女士提及,宏國有百分之八十的人民生活貧窮,境內時有災難,醫
療資源嚴重缺乏。「期待慈濟能在宏都拉斯設立分會,我願意貢獻自己的
一分心力,跟隨上人的腳步、學習上人的精神,為百姓付出。也請上人為
我國人民祈福。」

上人虔誠祝福宏都拉斯人民,祈願該國能風調雨順,人民平安。隨後一行
人參觀慈濟志業博覽會,瀏覽之際,羅培士副總統對慈濟國際賑災所援助
之地區,印象特別深刻。副總統請問上人:為眾生付出這麼多,有何感想
?上人表示:「天天安心快樂,並且感恩很多人一同來付出。」

副總統又問:「為什麼想做這些事呢?」上人回答:「有感於很多苦難人
需要幫助,而宗教的精神就是要為眾生拔苦……」

看到慈濟委員身著旗袍所呈現的端莊形象,羅培士副總統不禁詢問上人:
是否也能穿上旗袍,學習慈濟人愛灑人間的精神?

「慈濟人要經過兩年培訓,才能穿上這件旗袍。」上人解釋慈濟旗袍名為
「柔和忍辱衣」的意義後,羅培士女士進一步問道:「那我要不要培訓兩
年?」

感受到副總統的殷切期盼,上人同意先讓她穿上旗袍,並期許她在宏都拉
斯做一顆慈濟種子。

「歡迎妳做宏都拉斯的慈濟人!」臨別之際,上人親送羅培士女士上車,
握著她的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