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寫給實習醫師的一封信 |  
                   
                  
                     | 
                   
                  
                    | ◎胡志棠(花蓮慈濟醫院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 | 
                   
                  
                     | 
                   
                  
                    父親面容蒼白,脈搏漸漸平息; 
                      他僵硬的身軀,不久化歸灰土。 
                      剎那間我許下願望:當我開始行醫, 
                      我要盡力搶救我的每一個「父親」。 
                       
                       
                       
                      子夜,在加護病房為一位老伯伯做第二次胃鏡,不期然想起過世多年的父 
                      親,同樣因為嚴重的上消化道出血併發休克,而邁向生命的另一個起點。 
                       
                      父親總是不放心我的健康,「還不早點睡」這句十二點過後的叮嚀語,彷 
                      彿言猶在耳;卻從未想到年邁的父親竟已如此不堪一擊,那麼快就離我而 
                      去。我還沒有好好孝順他、還沒有告訴他我已通過重重考驗、還沒有穿著 
                      白袍在他面前說一聲感恩……還有許多許多心底的話要告訴他。 
                       
                      父親面容蒼白,脈搏漸漸平息;他僵硬的身軀,不久化歸灰土。剎那間, 
                      我許下願望:當我開始行醫,我要盡力搶救我的每一個「父親」。 
                       
                      時間不斷前進,醫術的進步仍無法挽回已逝的父親,但他仍然不斷地叮嚀 
                      著我,驅使我盡力搶救每一個父親。 
                       
                      是的,我們身為醫者,應把每一位病人視如己親,家屬的焦慮與多疑、甚 
                      至許多要求,我們都應體諒。因為病人就像你我的父親,我們應該對他有 
                      著諸多的不捨。 
                       
                      實習醫師踏入照顧病人的第一步,不僅是寫報告交差、不僅是準備升等考 
                      試、更不僅是學習「醫術」而已。你要逐漸建立起自信謙恭、不怕挫敗、 
                      勇於認錯、不卑不亢、細心觀察、積極主動、互助互愛的品行;你要學習 
                      如何「醫人」、如何照顧你的同儕、如何尊敬大家,使周遭的人身、心安 
                      寧。你不必責怪別人而應捫心自問,你應敞開心胸與自己競賽而非與人為 
                      敵。 
                       
                      實習醫師踏入病房的第一步,必須帶點自信與尊重,縱使你可能不被尊重 
                      。你穿著整潔的白袍,毫不猶豫地先遠察病人與家屬是否方便與人見面, 
                      並帶著充滿朝氣的微笑,使用幽默關懷的言詞,輕輕地撫慰病人的肩膀, 
                      並進一步了解病患的感受與需求。 
                       
                      實習醫師的指導老師就是病人與家屬、看護與護士、同儕與前輩醫師,簡 
                      言之:就是你周遭的人。你的責任是幫助病人身、心康復;你應不斷追求 
                      了解疾病的根源,而非只滿足於症狀治療。參與臨床學術會議時,你應爭 
                      取坐在前排,勇於適時發問;會議結束後,你可與講師做更深入的討論, 
                      你愈是有進取心,愈會等待到發問的最後一刻,因為這樣你才可聽到其他 
                      的討論意見。 
                       
                      在實習醫師的階段,學術研究是你眼前的巨大山脈,中間還隔著一層煙霧 
                      ,讓你躍躍欲試或望而卻步。臨床可能沒有永遠的事實,卻有著無窮的開 
                      墾與創新空間;對於文獻的閱讀必須學習如何「批判」,你要閱讀研究的 
                      背景、目的、方法、統計方式等先決條件是否適當,而非一味只注意其摘 
                      要、結果與結論。 
                       
                      你要是仍不滿意,就奠定你將來走入臨床或基礎研究、進入實驗室去追根 
                      究柢的根基。就是因為這樣,我感恩我的父親、感恩每一位病患的挑戰與 
                      指導,使我仍然在臨床服務、基礎研究與教育等職志上改進自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