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心素食儀 | 
                   
                  
                     | 
                   
                  
                    ◎釋德  | 
                   
                  
                     | 
                   
                  
                    ◆十一月二十四∼二十六日《十一月初一∼初三(一∼三)》 
                       
                       
                      【靜思小語】 
                       
                      珍視自己的力量為人群付出,就是尊重自我生命的人。 
                       
                       
                       
                      「自然,簡單」好生活 
                       
                      一草一木,若能善加用之,無非是靈方妙藥。在高雄靜思堂工地,長期發 
                      心熬煮青草茶的志工周金泉,與上人說及青草種種──「風茹草」是澎湖 
                      野生蔓藤類植物,具有耐旱、耐風、耐鹽、耐貧瘠等耐逆境的特性,熬煮 
                      成茶據稱有降肝火、清熱解毒、消暑之功效。 
                       
                      從事裝潢業的周金泉說:「青草種類很多,熱飲、冷用功能各不相同,如 
                      今也多少識得幾類。」正因為用心,故能烹煮出天然風味,上人表示,大 
                      地草木亦是活的經典,能善加取用利益大眾,並從煮茶工作增加植物常識 
                      ,這就是「經一事,長一智」。 
                       
                      採青草煮茶能養生保健,茹素吃蔬則能維持生命、長養慈悲心。慈濟目前 
                      正推動「健康新食代•心素食儀」運動,強調「注重身心靈健康,尊重生 
                      命,和大自然共生共榮!」主張 
                       
                      心──心寬無煩惱 
                      素──素齋疾病少 
                      食──食物重環保 
                      儀──儀禮文化好 
                       
                      上人在每場次的歲末祝福中皆強調,素食是衛生、營養、安全的飲食文化 
                      ;為預防病從口入,要先從餐桌衛生開始,公筷母匙最衛生,別讓筷子成 
                      為疾病傳染媒介。 
                       
                      「自然,簡單」的生活,向來為上人所主張,故在與眾人漫談時,即宣導 
                      與大地萬物和諧相處的自然法則。「不論是砍伐山林、亂墾土地,或是填 
                      土於海、與海爭地,或是建摩天大樓……都是違反自然的行為,甚至將衍 
                      生人為的災難。人應該敬天畏地,不可狂妄作為。」 
                       
                      「尊重生命」的義涵,在上人的解讀中,既是要尊重別人的生命,也要尊 
                      重自己的生命,能珍視自己去為人群付出,這就是尊重自我生命的人。 
                       
                       
                       
                      緣盡時,祝福他 
                       
                      有位在警界服務的先生偕妻子來訪上人,神情黯淡地說到,服公職三十多 
                      年,因勤務在身難得與妻小聚首。前些日子,才二十多歲的孩子因女友變 
                      心他去,一時想不開而自盡。妻子無法接受這個打擊,短時間內消瘦許多 
                      ,無法安眠亦無心湯食。 
                       
                      上人勸慰道,人與人之間的情,在佛教來說是一分「緣」,不論是親子緣 
                      或夫妻緣;緣有長有短,既然緣盡了,就要透徹因緣。 
                       
                      「是孩子情關過不去,不是和父母過不去。雖然他所走的是不該走的路, 
                      但既已成事實,何不剪斷這條繩索牽絆,讓孩子飄然到他應該落實的地方 
                      ;若是硬要拉住他,造成彼此的罣礙,不僅自己的心很苦,孩子也會很苦 
                      ,同時這也會增加孩子不孝的罪業啊!」 
                       
                      上人安慰傷心的母親,孩子成長過程中,父母供他讀書,已盡到栽培的責 
                      任;大家都盡心了,就轉化複雜的心思為深深的祝福吧!而先生面對社會 
                      治安,責任、使命重大,應儘快讓自己的生活正常,身體恢復健康,才能 
                      安心繼續為人群服務。 
                       
                      「人生的目標不只是小家庭之間的親情,應擴大於對社會的付出,完成利 
                      濟人群的使命。任職警界作為社會保母,將許多時間、精神、體力用於社 
                      會,這就是大愛的展現。親子緣已了,就用感恩心與孩子彼此祝福,放他 
                      去吧!」 
                       
                      上人嘆言,至愛的孩子一時糊塗走上絕路,最痛苦的是傷心的父母啊!座 
                      中有位志工聞言有省,想到自己家人亦是感慨良深。道是弟弟年少時受損 
                      友影響,離家出走到外地工作,又透過友人學習打坐,因走火入魔而致精 
                      神異常……講起父母陪伴弟弟療病的辛勞,不禁潸然淚下。 
                       
                      「家家有本難念的經啊!」上人不勝唏噓,愛的範圍若縮得太小,就容易 
                      在小愛糾葛中將自己弄得千瘡百孔;應超越私我情愛,達到「忍而無忍, 
                      修而無修」的心境,才能輕安自在。 
                       
                       
                       
                      擁抱清淨大愛 
                       
                      去除私愛的執著,擁抱清淨的大愛,是人生解脫之道。上人在歲末祝福場 
                      次中,提到佛陀的教化總歸就是四無量心:大慈、大悲、大喜、大捨。 
                       
                      「人生之苦,苦在分別心,既然有我特別愛的人,相對的就會有我特別不 
                      愛的人;對己所愛者一意執著,己所不愛者就再三排斥,這就是狹隘的凡 
                      夫心。佛陀的心是圓融無礙的大慈悲心,心包太虛、量周沙界,普天下沒 
                      有不愛的人,普愛一切眾生。」 
                       
                      何謂「眾生」?上人說,蠢動含靈都是生命。「天地之間,天上飛的鳥, 
                      海中游的魚,地上走的獸,有大、有小,各形、各色,萬物各得其所,悠 
                      游自在,這是多麼美的景象!展現世間欣欣向榮的生命力!」 
                       
                      但偏偏人類為滿足口欲,竟然吃盡天下肉!上人慨然:「人就是欲望太大 
                      ,以致苦惱不盡。如男女之情欲,陷於情海的人,愛到欲生欲死,只為相 
                      識數月或幾年的情愛,就輕忽父母對自己恩重如山的親情,人生真是顛倒 
                      。」 
                       
                      上人叮嚀,學佛就是學佛陀的大慈悲心,能夠圓融世間萬物,不沉溺於小 
                      愛的糾纏痛苦中,但願眾生得離苦,不為自己求安樂。 
                       
                       
                       
                      「和」的形象 
                       
                      在高雄新會所三天期間,上人的腳步難得踏出戶外;卻見庭院中有一方小 
                      水池,上人驚訝何時有這蓮花出水、枝枝新鮮的所在?只因日常總在室內 
                      佛堂或會客室與眾講話,那有多少清閒時候能到外面看看呢! 
                       
                      佛教以蓮花不受濁泥所污,喻示人在紅塵世間,亦應不受人我是非染著, 
                      回歸清淨無染的本性。上人對志工隨緣開示,作為其弟子,不論是委員或 
                      慈誠,都是經過見習、培訓階段,才得以正式授證,因此莫不都是很貼心 
                      的弟子,才能一呼百應,做師父要做的事。 
                       
                      「然則,為人師者只希望弟子間的相處能夠和樂融洽,人人把握當下多結 
                      好緣。」聽聞杜俊元及林景猷等數位志工分享夫婦相敬如賓之道,上人勉 
                      勵,此種「慈濟好家庭俱樂部」樂見其成,藉著好太太和好先生的現身示 
                      範,可使人起而效法,增益家庭的幸福。 
                       
                      所謂「齊家、治國、平天下」,唯有家家幸福,社會才能祥和。上人在歲 
                      末祝福中表示,佛法在世間,不離世間事;世間事如慈善、醫療、教育、 
                      文化志業;感恩三十多年來,委員和慈誠與師父貼心,一路出錢出力走過 
                      來。但盼再接再厲,以「和」的團體形象,接引更多人投入大愛的菩薩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