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蒼生大醫 | 
                   
                  
                     | 
                   
                  
                    ◎釋德  | 
                   
                  
                     | 
                   
                  
                    ◆二月十五日《正月二十五日(日)》 
                       
                       
                      【靜思小語】 
                       
                      「被愛」並不是向人討愛,而是真誠、不計較得失地付出愛; 
                      當付出到最深廣時,就是被愛的時刻。 
                       
                       
                       
                      皆如至親 
                       
                      四十五名慈濟大學第五屆實習醫師,在靜思精舍參加完兩天的「合心共識 
                      營」後,身著白袍,參加授袍與宣誓典禮。 
                       
                      「授袍」是從醫路上重要的里程碑,意味著從學生到醫師、從學習到實習 
                      ,今後將可為病患奉獻,肩挑另一個生命的責任。 
                       
                      在上人見證及祝福下,醫學系六年級的「準大醫王」們全體長跪,正色凝 
                      神宣誓:走入醫界必服膺醫師無私救人之天職。 
                       
                      上人一一在其頸間掛上聽診器,完成授袍儀式。 
                       
                      凡大醫治病,必當安神定志,無欲無求。先發大慈惻隱之心,誓願普救含 
                      靈之苦。若有疾厄來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長幼研繭、怨親善友、 
                      華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亦不得瞻前顧後,自慮吉凶,護借 
                      身命。見彼苦惱,若已有之,深心淒愴,勿避險惡,晝夜寒暑,飢渴疲勞 
                      ,一心赴救,無作功夫形跡之心。如此可為蒼生大醫,反此則是含靈巨賊 
                      。 
                       
                      ──唐,孫思邈《千金要方•大醫精誠》 
                       
                      醫術、醫德雙美,被後人尊稱為「藥王」的醫學家孫思邈,其「人命至重 
                      ,有貴千金,一方濟之,德逾於此」的高尚情懷,在授袍典禮中出於醫學 
                      系七年級學長楊登棋口中,透露著對即將步入人生重要里程碑的學弟妹們 
                      ,一分真誠而懇切的期許。 
                       
                      「慈濟人以佛陀之慈悲為『經』,身體力行為『緯』,將佛陀的教理當作 
                      路來走,所以成就慈濟四大志業。佛陀慈悲的教育,若光說不做,無濟於 
                      事;唯有身體力行,才能真正拔除眾生苦難。」上人勉勵這群未來的大醫 
                      王發揮良知良能,守護健康、守護愛,承擔起學醫救人的使命。 
                       
                      慈大校長方菊雄饋贈學子「三錦囊」──一要仔細看、用心觀察;二要好 
                      好發問、好好思考;三要傻傻做,做別人不做的、難度高的工作。 
                       
                      感於習醫過程中,一路相伴的父母與師長之深恩,多名準醫師分享心得。 
                      其中陳約任巧解「度」之意。他說,慈濟是「度船」,載著他行過六年醫 
                      海;佛「度」有緣人,身在慈濟大家庭,受潛移默化之功,立志行善;「 
                      度」是「 do yourself 」,建立正確人生觀,不迷失自己;「度」是「  
                      just do it 」,做就對了,自勉作良醫以造福社會。  
                       
                      此次典禮有別於以往在慈院舉行,而擇於靜思精舍,乃因「授袍」寓意由 
                      學生身分進入醫師領域,肩負神聖使命,猶如出家人圓頂後,誓願作荷擔 
                      如來家業的大丈夫;也期許準醫師們以修行的心態從醫──「修」身養性 
                      、「行」止端正。 
                       
                       
                       
                      使命的重量 
                       
                      上人開示時,從生活教育談起,期待醫師們從生活中涵養品行,從力行中 
                      增長智慧。 
                       
                      「看到諸位一一走到我面前,心中的感動難以言喻。當我為你們掛上聽診 
                      器,代表這只聽診器將作為醫師和病人間愛的橋梁,你們得以聽見病人的 
                      心聲、解除他們的病苦;在掛上這只聽診器的剎那,你們的肩膀也應該感 
                      覺到多了一分重量,這就是承擔──從此開始,你們承擔人世間最尊貴的 
                      生命責任,你們要守護人們的健康、守護人間大愛!」 
                       
                      上人叮嚀,應知今日能有這番成就,是父母、家庭、社會,付出很多資源 
                      所造就。「你們每個人都是有福之人,應惜福、感恩、報恩。報恩的積極 
                      作法就是自愛──照顧好自己讓父母安心;愛人──發揮救人良能回饋社 
                      會。」 
                       
                      上人表示,作父母的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期待孩子將來有所成就, 
                      受大眾愛戴。「我愛你們,同樣希望你們人見人愛、受人尊重。被愛的感 
                      覺真好;但是,如何才能『被愛』?」 
                       
                      上人表示,「『被愛』並不是向人討愛,而是真誠、不計較得失地付出愛 
                      ;當對方因你這分無私、無間斷的大愛感動,臉上顯露出燦爛笑容,就會 
                      讓人有『被愛的感覺』。」 
                       
                      上人舉馬來西亞慈濟人醫會至偏遠貧窮村落義診為例,貧困的病患攜家帶 
                      眷步行數小時的山路來求診,種種艱辛的情形讓人鼻酸;然而,慈濟人醫 
                      之愛紓解了他們的病痛與無奈。「醫師發自內心、自動自發付出愛,就是 
                      最有價值的救人使命;看到病人卸下病苦、開心地笑,看到別人被愛、獲 
                      得幸福,就是最有成就感的時刻。」 
                       
                      上人祝福眾人:「我們的愛不為自己,是為別人而存在;當你將愛付出到 
                      最廣、最深的地方,就是自己被人愛的時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