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付出淬鍊智慧 | 
                   
                  
                     | 
                   
                  
                    ◎釋德  | 
                   
                  
                     | 
                   
                  
                    ◆二月八日《正月十八(日)》 
                       
                       
                      【靜思小語】 
                       
                      做人能圓滿,則事就圓滿;人圓事圓,理就圓。 
                       
                       
                       
                      體驗生活、淬鍊智慧 
                       
                      為期三天的「寒假大專教師靜思語研習營」圓緣,上人聆聽來自全台各地 
                      的教職人員分享參與課程研習及體驗精舍生活的心得。 
                       
                      台中技術學院講師張金源述及四年前兒子在一場電殛意外中往生,承受喪 
                      子的椎心之痛,孫子又不在身邊,思孫情切……寄望此行能讓心靈趨於平 
                      靜。果然在營隊中獲得滿滿的收穫,心靈的改變使得他精神奕奕,發願要 
                      在慈濟道上精進以赴。 
                       
                      輔英科技大學護理系系主任鄭夙芬,在收看大愛劇場「牽手人生」後嚮往 
                      慈濟精神,參加此次活動希望能汲取上人的辦學理念,引導學生將護理工 
                      作視為使命。 
                       
                      信仰基督教的她,原本對於如何在佛教團體中自處心存疑慮;但與慈濟人 
                      互動後體會到:大愛不分宗教,宗教的隔閡其實來自人心的分別。 
                       
                      慈濟技術學院護理系講師陳秋燕,肯定大愛電視的影響力,她說家鄉鄰居 
                      看了大愛劇場,習得婆媳相處之道,就是:「媳婦是娶回來疼的,不是娶 
                      回來怨的」;實踐大學國貿系助理教授陳朝斌,九二一大地震時正在美國 
                      深造,透過電視新聞看到慈濟志工在災區助人的身影,深受感動,此行最 
                      大的收穫是發現──每位講師的心靈都好美。 
                       
                      「的確,慈濟活動安排的講師並非個個高學歷,然而他們的人生經驗卻非 
                      常豐富,無論是個人生命歷程或參與志工服務的心得,都深深觸動人心。 
                      尤其是環保志工,他們年輕時為家庭付出,現在上了年紀,為淨化社會、 
                      保護地球付出,人生腳步多麼扎實,多麼令人敬愛啊!」 
                       
                      上人表示,有些人常高談道理,但那些道理不見得行得通。「道理行不通 
                      就是空談。而環保老菩薩說的話,往往很有智慧,因為那些都是從生活中 
                      真切體會到的人生真理。做人能圓滿,則事就圓滿,人圓事圓,理就圓。 
                      」 
                       
                      座中有老師提到自己並非佛教徒。上人表示,所謂「宗教」,「宗」乃是 
                      「人生的宗旨」,「教」則是「生活的教育」。「人生的宗旨,是莫行走 
                      偏路,應建立付出的人生觀;生活的教育,是在每一天、每一時刻中,用 
                      心體會、謙虛學習。能明白人生的宗旨、體悟生活的教育,就是具有『宗 
                      教』精神。」 
                       
                      上人愷切期待教育工作者能有志一同,用心教育下一代,共創純淨社會。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