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進退之間 | 
                   
                  
                     | 
                   
                  
                    ◎釋德  | 
                   
                  
                     | 
                   
                  
                    ◆三月十三日《農二月二十三》 
                       
                       
                      【靜思小語】 
                       
                      退一步海闊天空,進一步功德圓滿。 
                       
                       
                       
                      用真誠感動人 
                       
                      晨間微雨,大地一片清淨沁涼,在飄著淡雅茶香的寧靜氣氛中,上人與慈 
                      濟委員李六秀、李阿利及導演蕭菊貞等人品茗漫談。 
                       
                      一旁電視上,大愛台正播放慈濟伊朗賑災團在和煦的陽光下,親手將白米 
                      交予災民,那溫馨畫面教上人感觸良多。 
                       
                      「什麼是功德?內能自謙就是功。雖與當地相關部門協商溝通時困難橫阻 
                      ,致白米發放工作延宕,團員們內心儘管著急、無奈,仍面帶微笑,步步 
                      退讓,歡喜接受隨時降臨的變化。」 
                       
                      幸而七天後,於巴拉瓦特市發放一千戶白米,「團員們在發放現場表演手 
                      語,一字排開呈現慈濟人文的柔;放下身段,以最美的肢體語言,傳遞出 
                      溫暖的氛圍。」發放任務圓滿後,團員逐一致電當地相關部門,感恩他們 
                      成就;對方則表示,起初不了解慈濟,但發放中親見慈濟志工展現的尊重 
                      態度及柔軟身段,對於先前的耽擱,甚感歉疚。 
                       
                      上人讚歎團員若非內心有扎實的修行功夫,實難於起起伏伏、令人摸不著 
                      頭緒的困境中,展現救人的堅定信念和柔美的身段形象。 
                       
                      「退一步海闊天空,進一步功德圓滿,沒有退那有進呢?慈濟菩薩進退之 
                      間,步伐要很穩健扎實,在伊朗受災的土地上、受傷的人心上,留下愛的 
                      足跡、留下愛的歷史。」 
                       
                      「用真誠的愛付出,最能感動人。」上人作出結語。 
                       
                       
                       
                      孩子的幸福指數 
                       
                      高雄志工陳也春和朱妍綸向上人報告社區親子班現況,說到有個家庭親子 
                      之間衝突激烈,在家長進入親子班後,轉變了教育孩子的方式,親子關係 
                      因而改善。 
                       
                      上人指出,現今社會傾向將問題歸咎於父母,然而「現在的父母難為啊! 
                      」既要面對工作環境的競爭,還要面臨社會風氣給予孩子的負面示範;敬 
                      順父母本是為人子之道,現在竟變成父母必須順著孩子…… 
                       
                      日前《講義》雜誌調查發現,台灣兒童的幸福感連續四年呈現下滑狀態, 
                      推估約有十萬多人覺得自己不幸福,其中又以北部小朋友的幸福感最低。 
                      至於覺得不幸福的最大主因,則是「課業壓力太大」及「父母沒時間陪伴 
                      」;而孩子們宣洩情緒的方式普遍是哭、叫、丟東西、罵人和打人等。 
                       
                      上人認為,倘若孩子將自我偏差的行為歸咎為父母工作忙碌無法陪伴,此 
                      乃錯誤觀念。「以前年代,每當父母出外為家計打拚,年長的兄姊照顧年 
                      幼的弟妹,一個提攜一個、一個呵護一個,每個孩子不失純然天性,也不 
                      會覺得自己不幸福啊!」 
                       
                      「懂得惜福,才會覺得幸福!」上人期盼大家引導孩子體貼親心、珍惜身 
                      邊擁有的一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