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踢到石頭怎麼辦? | 
                   
                  
                     | 
                   
                  
                    ◎釋德  | 
                   
                  
                     | 
                   
                  
                    ◆五月一日《農三月十三》 
                       
                       
                      【靜思小語】 
                       
                      人事的紛紜,就如行路難免踢到石頭; 
                      要用心、用智慧面對, 
                      不讓是非影響心境,更不捲入是非之中。 
                       
                       
                       
                      自愛,負責 
                       
                      志工早會,上人述及苗栗南庄的一件個案。三個孩子的父母離異,父親為 
                      了家計,遠離山區到外地謀職,將三個孩子託付年邁的奶奶照顧。 
                       
                      慈濟志工上山探訪發現,他們居住的房屋甚是簡陋,難以遮風蔽雨,且無 
                      水無電,房間狹小得只容老奶奶起居,孩子們則躺臥於走道上,以薄被鋪 
                      地而眠。當志工正思忖著孩子們在如此艱困的環境要如何生活?卻抬頭望 
                      見牆上貼著許多獎狀……殘破的屋內沒有書桌,孩子卻能力爭上游、成績 
                      優異,令志工感到心疼卻也欣慰。 
                       
                      不忍這一家人居住在如此困頓的環境生活,志工們即刻運載建材,為他們 
                      翻修屋頂、牆面,同時添置床鋪、床墊、書桌與檯燈。及至慈濟人再度探 
                      訪,孩子們流露出歡喜與感恩。 
                       
                      上人對慈濟人「天下一家」的胸懷與聞聲救苦的行動,表達無盡的感恩; 
                      亦語重心長地慨嘆,不負責任的父母,將禍延子女。「人要懂得自愛,尤 
                      其男女交往要慎思,莫心猿意馬、情不自禁就結婚了,生下孩子卻不懂得 
                      負責任。所以要從小教育孩子懂得自愛、守本分,才是有希望的人生。」 
                       
                       
                       
                      理性的愛 
                       
                      緣深得以結為夫妻,若能再進一步成為同心、同道、同志願的菩薩道侶, 
                      於修行之路相互扶持、精進,更續累世法親清淨緣。上人與數位海外慈濟 
                      志工於會客室談話,其中一位志工氣質溫婉,肩挑據點會務負責人之職, 
                      而其先生則事業與志業並行,全力護持妻子專心投入志業。 
                       
                      先生說,妻子在會務推動上,每遇及人事艱難之處,當下隱忍,回到家後 
                      便對他傾訴或放聲痛哭。他心雖不捨,亦溫言提醒她,要以菩薩心待人處 
                      事。 
                       
                      待先生說完,妻子卻笑指他「沒有理性」地愛她。妻子說,自己從小到大 
                      未曾吃過苦,做事向來天真;先生了解其單純的心性,卻未善盡「勸阻」 
                      之責,導致她承擔了會務,卻常因遭遇逆境而深感困擾。 
                       
                      先生接言道,因妻子乃上人的好弟子,所為皆利益眾人之事,做就對了, 
                      故無「勸阻」她不去做之理。 
                       
                      這對恩愛夫妻你來我往的「辯論」,引來旁人的忍俊不住。 
                       
                      「這其實是理性的愛啊!」上人對她說,先生能勸她莫以凡夫心領眾,實 
                      是難得。「凡夫各有脾氣與性格,若能超越這些習氣,以菩薩度眾之心來 
                      面對眾生,則會油然生起憐憫心。以憐憫心面對人事,就能像大人疼惜孩 
                      子般,予以關愛、引導。」 
                       
                      先生繼而以妻子所苦惱之人事問題請益上人:雖欲疼惜他人,但他人卻不 
                      領情時,該如何處之? 
                       
                      上人慈示:「若有人停滯腳步,不願繼續前行,可以告訴他們:『沒關係 
                      ,我們會永遠等你喔!』心中既不放棄,但也不要強求,否則就如對待倔 
                      強的孩子般,愈是拉拔,愈反抗不從。」 
                       
                      「還可換另一種方式引領,告知對方我們不能和他們一同停留,必須先走 
                      。對方反而可能靜靜地跟上來。人事的紛紜,就如平時走在路上,踢到石 
                      頭乃常有之事,只要自己多加留意,勿讓是非影響心境,或捲入紛爭之中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