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大好人生 | 
                   
                  
                     | 
                   
                  
                    ◎釋德  | 
                   
                  
                     | 
                   
                  
                    ◆五月二十二日《農四月初四》 
                       
                       
                      【靜思小語】 
                       
                      信己有力,凝聚衝破難關的勇氣; 
                      立願付出,走出人生的大好坦途。 
                       
                       
                       
                      衝破人生冰河 
                       
                      五年前,正值壯年的黃伯源被診斷出罹患小腦萎縮症,醫師宣判生命僅剩 
                      一年;那時,慈濟人鼓勵已萬念俱灰的他,將「人生已無希望」的心念轉 
                      化成「做一天賺一天」,把自身病痛放到一邊,為人群付出才是眼前該做 
                      的事。 
                       
                      於是黃伯源鼓起勇氣,投入志工行列,且於兩年前受證為慈濟委員。清晨 
                      五點多,他的身影便出現在台南佳里資源回收站,做到天黑才回家;也經 
                      常可見他穿梭在大林和花蓮慈院,笑容燦爛、親切殷勤地服務病患。他認 
                      為,當醫院志工是為自己進行「心靈復健」,當環保志工則是「身體復健 
                      」,幫助他恢復身體機能。 
                       
                      黃伯源說,因為在醫院看到許多做了氣切手術、無法言語或行動不便的重 
                      症病患,反觀自己雖然行走的腳步不如一般人穩健,但最起碼還能起身下 
                      床;雖然說話不甚流利,但至少還能用簡單的言語表達。「所以想想自己 
                      終究還是比別人有福!」 
                       
                      「是啊!看看別人、想想自己,在鼓勵別人的同時也回向給自己了。」上 
                      人於志工早會上讚歎黃伯源勇敢面對病痛,提起毅力、發揮願力,因而「 
                      福報現前」;並藉此勉示大眾,目前醫療文獻上,小腦萎縮症仍無法療癒 
                      ,他卻能以堅定之信、願、行──相信自己,發心立願,把握付出的機會 
                      ,形成一股幫助自己的力量,衝破人生冰河,將人生導向更有意義的坦途 
                      。 
                       
                      上人欣言:「只要心中體認自己是有福之人,就能產生福氣──這『氣』 
                      就是一股力量,能衝脫灰黯的人生,讓生命的希望復現於前。」 
                       
                       
                       
                      現代人的「心靈無力感」 
                       
                      三年前,澳洲慈濟志工到一所肢障中心關懷,接觸了病患史蒂芬。史蒂芬 
                      罹患運動神經元失調,也就是俗稱的「漸凍人」。即使他已全身無力,卻 
                      透過輔助器,辛苦且緩慢地一字一字敲打鍵盤,將患病過程詳細寫出,以 
                      作為漸凍人家屬照顧病患的參考。 
                       
                      史蒂芬說:「我也很想和慈濟人一起去幫助別人,卻苦無力量;不過此生 
                      能與慈濟接觸,是最開心的事。」 
                       
                      黃伯源與史蒂芬皆不為身體病症所限,努力開創生命新希望;反觀現今社 
                      會上,有許多年輕人徒具健康的身體,卻因缺乏信心、人生沒有正確的方 
                      向,而產生了「心靈無力感」。 
                       
                      上人感嘆,現在的孩子生活無憂卻不知福,血氣方剛卻把氣力用錯方向, 
                      愛盛情炙卻愛錯了對象──常聽聞年輕人著迷於崇拜偶像,到機場漏夜等 
                      候,就只是為了見偶像一面;更有甚者,吸毒、飆車、縱欲……不僅深深 
                      傷了父母心,也在自己的生命中留下遺憾。 
                       
                      「人生最大的懲罰就是後悔;若能將力量用對地方,莫使觀念偏差,即是 
                      充實而無悔的大好人生。要知福、惜福、再造福,作個對人生有貢獻的人 
                      啊!」上人殷殷叮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