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微塵人身,微塵人生 |
|
◎釋德 |
|
◆七月一日《農五月•十四》
【靜思小語】
縮小自身如微塵,卻非可有可無;
要能盡精微、至廣大,發揮無所不在的力量。
病苦拔除,心病開解
近來,上人常談到「微塵」,教人縮小自己,謙抑自持,則能發揮無限廣
大的力量。今日大林慈院醫療報告中,以「微塵人身,微塵人生」為題,
各科主管將「微塵」盡精微、至廣大的特性融入病例報告中,教人聽得興
致盎然。
「別有洞天」──胸腔內科主任賴俊良以影像呈現幾則病例實況。透過小
小的氣管鏡,可以看到誤入氣管的鰻魚骨頭、牙齒等;「打撈」這些異物
的過程緊張,所幸醫師憑著精巧的技術,終於將這些在人體「作怪」的異
物「繩之以法」。
「見微知著──一個渺小基因的影響力」,血液腫瘤科主任蘇裕傑說明「
慢性骨髓性白血病」,導因於骨髓細胞中兩個染色體變化造成致癌基因。
那些基因是人體本有而非外來的,卻因微小變化造成不正常的結果;正如
《金剛經》所云:「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以微觀去了解
疾病的根本,對於疾病的發生和治療有極大意義。
「明天太陽依舊升起,無常也是自然法則」──麻醉科主任賴裕永舉一位
青年為例,好端端騎車外出,竟遭晾衣繩勒頸,造成無法發聲──原來是
聲帶附近的軟骨脫位。
「人的身體工程實在很微妙也很浩大!一點點微小的變化,足以造成一個
人極大的痛苦。」法味洋溢的醫療報告後,上人亦就「微塵」說起。
「在我尚未出家之前,總覺得人生在世間,到底有何作用?個人渺小如微
塵,多我一個人,地球不會多一分重量;少我一個人,也不會減輕一分力
量。然而四十年後的今天,自覺依然是『微塵』,但跟過去那種看輕自己
的心態,已經完全不同了!現在我體認到的『微塵』,是深刻且無處不在
的力量,期待人人都能以這樣的精神去淨化人心!」
上人進一步闡述:「人生,其實沒有實相,只是因緣和合。一如人體器官
各有其名,合在一起組成一個人,就『是人生』;但人只要一口氣上不來
,就是『非人生』了。」
上人說,人的身體是小乾坤,天地是大乾坤,無數的小乾坤合成天地;醫
療團隊能為一個個小乾坤創造健康的人生,就能擁有一個亮麗的世界。
十多年來,慈濟醫療志業在好醫師、好護士、好團隊有志一同努力下,使
醫病之間充滿感恩,病人也因此對慈院深具信心。「信心就是一股力量。
所謂『信為道源功德母』,若人人都有堅定的信心與正確的信念,醫療志
業就會走得很順暢、很開闊。」
上人再舉全球慈濟人醫會志工結合醫療與慈善,到偏遠地方施醫施藥,給
予愛和關懷,改變「病」與「窮」的惡性循環。「本來是『空』,但因為
有信、有愛,力量匯聚,形成各種功能,變成了『有』,發揮無處不在的
良能。這就是『真空妙有』的境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