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心靈的明月 | 
                   
                  
                     | 
                   
                  
                    ◎釋德  | 
                   
                  
                     | 
                   
                  
                    ◆九月二十八∼二十九日《農八月十五∼十六日》 
                       
                       
                      【靜思小語】 
                       
                      清淨的愛心,皎潔如明月,要用這分光芒, 
                      引導人人從黑暗走向光明。 
                       
                       
                       
                      中秋團圓,每年的約定 
                       
                      「以人為本,以病為師」,是今年國際慈濟人醫會年會的主題。每年中秋 
                      節,全球人醫會成員返回心靈故鄉與上人團聚,彼此亦交流心得、分享成 
                      果。 
                       
                      來自十三個國家、四百多位醫護人員與後勤志工,二十五日齊聚大林慈濟 
                      醫院,展開為期五天的年會。二十六日全天的專題演講課程結束,訪台南 
                      靜思堂、玉里慈濟醫院,於二十七日日暮時分抵花蓮。 
                       
                      國際慈濟人醫會成立近八年,已服務超過五十萬人;二十八日上午,各國 
                      代表報告當地醫療服務成果。不論是東南亞的馬來西亞、印尼、菲律賓、 
                      新加坡,還是東北亞的日本、南美洲的薩爾瓦多,無數苦於疾病的貧困人 
                      士,在人醫志工的療治膚慰下,一個又一個綻開笑顏。這分長年而無私的 
                      付出,令人感佩。 
                       
                      傍晚,中秋感恩祝福晚會於講經堂拉開序幕。各國義診服務的片段,一幕 
                      幕在螢幕上呈現;一例例在慈濟人醫「愛的接力」下跨海來台求醫的病童 
                      ,亦共襄盛會。 
                       
                      新加坡潘氏兄妹與母親率先上台;將於明日返回印尼的蘇霏安,亦偕同父 
                      親登台,以中文說:「感恩證嚴法師,感恩全球慈濟人!」並獻唱「一家 
                      人」;去年在慈院接受連體分割手術的菲律賓莉亞、瑞秋小姊妹,此次來 
                      台回診,已能蹦蹦跳跳、拾級步行上台,歡喜領受眾人給予的熱烈掌聲。 
                       
                      他們來自不同的國度、以不同的語言說著相同的「感恩」,台上溫馨聚首 
                      ,台下掌聲與歡笑聲不斷,見證國際人醫與慈院醫療的成果。眾人亦同心 
                      祝福這些曾受病痛折磨的孩子,步往全新而充滿希望的人生大道。 
                       
                       
                       
                      天上月明,人間心明 
                       
                      「每位跨海求治的病例,皆仰賴愛的團隊使其恢復健康。感恩大家!」上 
                      人欣慰於菲律賓莉亞和瑞秋姊妹,經花蓮慈院醫療團隊的努力治療,終能 
                      各自獨立;歷經六次手術、五個月療程,令人懸心掛念的印尼蘇霏安,終 
                      能拋卻顏面腫瘤,以本來面目示人,還學會一點中文…… 
                       
                      上人感恩人醫菩薩,長年在全球各個角落膚慰、救拔苦難人,也獲得今年 
                      「醫療奉獻獎」肯定,為將這分榮耀歸於全球人醫,上人在晚會中頒發「 
                      人醫典範獎」。 
                       
                      依各地人醫會推薦,共有九十八位醫護人員獲上人頒贈感謝狀。然上人表 
                      示:「在我心目中,每位醫師、護理人員都是人間的大醫王、活菩薩;我 
                      分分秒秒都在感恩中──感恩這麼多愛心人士有志一同,為苦難蒼生付出 
                      。」 
                       
                      上人也期勉眾人:「心中有愛、無煩無惱,則心地時時刻刻皆明朗!這分 
                      清淨的愛心,就如中秋明月般皎潔。但願諸位不論居於何地,心中永遠要 
                      有這一輪清朗圓滿的明月。」 
                       
                       
                       
                      不同種族,相同的愛心 
                       
                      「來到台灣,我學到的第一句中文是『感恩』。」二十九日的「圓緣」典 
                      禮上,巴拉圭籍醫師胡安(Juan Sil Verio Meza)分享心得。三年前他偕同 
                      太太、兒女加入慈濟志工行列;今年八月一日亞松森發生超市大火意外, 
                      死傷慘重,胡安以醫師身分協助志工進入醫院關懷傷患,因此更了解慈濟 
                      的大愛精神與行動力。 
                       
                      胡安說:「來台前,朋友要我帶禮物回去。我會把這幾天得到的關懷與愛 
                      帶回去,接引更多人加入慈濟人醫會。」 
                       
                      印尼護理人員 Cici Yeniwati Hamijoyo表示,她不諳中文,英文能力亦有限 
                      ,剛開始感到很陌生,但從下飛機那一刻到現在,都受到慈濟志工和同組 
                      成員們熱情溫馨的照顧。此次參與年會,她以人醫會在全球的諸多愛心表 
                      現為榮。「相較之下,自己做的實在太少。我要將這次所學所聞帶回工作 
                      崗位,付出更多愛心照顧病患。」 
                       
                      來自馬來西亞、包裹著伊斯蘭教黑色頭巾的韓志安醫師(Hazian Hamzah  
                      )說,她參與慈濟義診兩年來,常見志工雖然承擔繁重工作,臉上卻總掛 
                      著微笑,令她覺得不可思議!原本她只會說「頭痛、肚子痛」等簡單中文 
                      ,此行,她學到靜思語「吃苦了苦,苦盡甘來」。 
                       
                      見及上人初出家時所住的簡陋小木屋,韓志安衷心敬佩上人創造今日的慈 
                      濟世界。「未來若遇到困難,我會想起今天這分感動,以歡喜心與感恩心 
                      面對。」 
                       
                      美國北加州廖明煌醫師感性分享,初抵台灣,一股「回家」的感覺襲上心 
                      頭,使他流淚不止。能接觸慈濟,他感到非常幸福,會將「以人為本,以 
                      病為師」的醫療人文精神帶回美國。 
                       
                      聆聽十五位學員上台分享心得,上人對眾人的無私奉獻再次表達感恩。「 
                      雖然大家來自不同國家、屬於不同種族、信仰不同宗教,卻有共同一念心 
                      ──無緣大慈、同體大悲,願意對不相識的人付出愛。所以各位都是富中 
                      之富、幸福中的幸福人!」 
                       
                      生在富貴中的人,難有機會體會人生之苦,悲心從何啟發、愛心如何萌芽 
                      ?上人表示:「要多看、多聽、多做。每一個生命都是平等的,同樣需要 
                      我們去愛。當看到苦難人因為我們的付出,而得到救拔、綻放笑容,我們 
                      會感到歡喜而安心;付出者與接受者感恩的心念交融,這就是『同體大悲 
                      』。」 
                       
                       
                       
                      悲心共鳴,照亮人間 
                       
                      今晨學員自靜思堂步往靜思精舍,起步之時,大地一片黑暗,抵心靈故鄉 
                      時,天已大亮。上人引此為喻,說明行菩薩道日漸明亮的心地風光。 
                       
                      「若心地鎮日繞於『如何多賺一點錢』打轉,就會常感到『有一缺九』的 
                      不滿足;這時的人生,就如處於天色未明的黑夜。待因緣成熟,走入慈濟 
                      付出,心靈的風光慢慢明朗起來,就像破曉的曙光照亮大地,讓人看清人 
                      生的方向,而能歡喜前行。」 
                       
                      儘管學員彼此的國籍、宗教、文化背景不同,上人期待大家同心、同道、 
                      同志願,相伴往前走,用愛打造真善美的世界。 
                       
                      「經者,道也;道者,路也。道就是路,路要用腳去走出來。不論是信仰 
                      何種宗教,『行經』最重要。」上人表示:「要認清人生正確的方向,也 
                      要感恩在這條從黑暗到光明的路上,有人結伴同行。否則,暗夜獨行,會 
                      很孤單啊!所以,儘管人人觀念、作法不盡相同,但對於一路同行的人, 
                      要以感恩心相待。」 
                       
                      每天八萬六千四百秒,上人叮嚀:分分秒秒切莫空過;慈濟志業一步八腳 
                      印,若能將一秒當作八秒用,則福慧無量。 
                       
                      上人期勉眾人:「要綻放內心皎如明月的光芒,照亮人間路,引導人人從 
                      黑暗走向光明。願大家悲心共鳴,讓世間充滿愛與光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