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你,容易生氣嗎? |
|
◎釋德 |
|
◆九月十日《農七月二十六日》
【靜思小語】
生氣,像是一團霧氣罩住燈光,讓人看不清外在事物;
一如人的無明習氣,會掩蓋住內在的清淨覺性。
火燒功德林
「發心容易、恆心難持。」台南區協力隊組於靜思堂精進一日,上人全程
陪伴,讚歎眾人把握時間為慧命注入養分;尤其資深委員們精進不退,讓
人由衷敬愛與感恩。「天下知音難覓,能有這麼多知音以佛心為己心、同
行慈濟菩薩道,讓我感動又感恩!」
上人表示,佛與眾生的差別在「覺」與「迷」:「覺」則成佛,「迷」則
是凡夫。
「愛河千尺浪,苦海萬重波。凡夫心在欲海中浮浮沉沉,時而覺悟、時而
沉迷;有時為善得福,有時心念一動起瞋恚,陷入心靈的苦難。就如在座
各位,是否心平氣和時就自覺應改過缺點;一旦瞋火上升時,就倔強不認
錯?這就是習氣。」
佛陀不忍凡夫浮沉,於是教導眾生如何脫離苦海,開啟徹底而恆久的覺性
。如何改正愛發脾氣的習氣?上人表示,能敬重人人皆是未來佛,就不會
輕易對人發怒。
「天下沒有我不原諒的人、沒有我不愛的人、沒有我不信任的人。為什麼
?因為我認為人人都有佛性、都有成佛的機會,所以我絕不輕視任何一個
人。」
「雖然發怒是短暫的,但『火燒功德林』──瞋火一旦延燒,平時修持的
功夫全毀,瞬間從天堂墜入地獄。樹被燒焦後,能否再發芽長葉?不一定
,除非根部沒有損傷,或許冬過春來,因緣聚足,還能重新恢復生機。上
人強調,自作要自受,瞋火一發不可收拾,自己也會陷入後悔、痛苦中,
須用很長的時間來療傷。
上人愷示,人人都有明朗的心靈天地,若是容易生氣,這團霧氣會掩蓋覺
性,就似燈光被罩住,光亮透不出去,也看不清外面的境界。既然有緣聽
聞正法,應修正無明習氣,才有覺悟的時候。
「聽經、聞法,要用智慧體解事理;若只聽『理』卻忽視了『事』,就不
會圓融。要人圓、事圓、理圓,才是真正的『覺』。」上人勉眾體解正法
,聽入心、用出去,更要培養菩提心、修正行儀,改正壞習氣,在日常生
活中做到真、善、美。
聽入心,用出來
上人指出,要在人間做佛事、用佛的道理教化眾生,就要開方便法門。佛
陀廣開八萬四千法門接引眾生;慈濟有四大志業、八大腳印,還有八大團
體──委員、慈誠、教聯會、慈青、慈警會、人醫會、環保與榮董等組織
,都是接引大眾行菩薩道的門徑。
慈濟團體龐大,所以需要組織,故而建立合心、和氣、互愛、協力隊組架
構,雖名相及執掌功能不同,但同在運作慈濟事;若要達到如「立體琉璃
同心圓」運行無礙,人人必須做到「慈心圓融、悲心同根、喜心淨化、捨
心永恆」。
「慈」就是真心柔軟,希望人人都能幸福,所以用柔軟的心來面對眾生。
「若動不動就發脾氣、讓別人的心靈受傷,就是慈心不夠。」上人表示,
人與人之間要多善解、包容,人事才能圓融,人人才會幸福。
慈濟人同心走入大悲之門,人傷我痛、人苦我悲,每一個人的根都串連在
同一片土地上──「悲心同根」深入大地,所以都是拔除眾生苦的人間活
菩薩。「只有一棵菩提樹不算林,要有你、有我,有很多人方能建立菩提
林。」
上人強調,既已發心立願,就要用感恩心相對待。「見別人聲色不佳,就
如同一面鏡子,讓我們反觀自己是否亦如此對待別人?要包容、不要埋怨
。父母最操心的就是孩子彼此不合,諸位都是我的弟子,悲心同根,千萬
不要讓我操心啊!」
「隊組合心耕福田,要喜心淨化無憂──委員師姊感恩慈誠師兄,幫忙承
擔許多粗重工作;師兄感恩師姊,照顧到較細膩的事務,彼此相合補位。
人人歡喜、心地淨化,就能化穢土為菩薩淨土。」
上人續示,「合心」方能從做中得歡喜,即是大喜無憂;慧根深植菩薩道
,便能捨心永恆無求。
「沒有人知道自己的生命有多長,但生命的深度、寬度可以靠自己拓展,
將慧命深度化;若能慈心圓融、悲心同根、喜心淨化、捨心永恆,便可無
悔、無怨、無憂、無求。」
上人勉眾把握分秒,用歡喜心付出、以甘願心努力,讓福寬慧深,就是福
慧雙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