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誰能做好事? | 
                   
                  
                     | 
                   
                  
                    ◎釋德  | 
                   
                  
                     | 
                   
                  
                    ◆十一月十九日《農十月•初八》 
                       
                       
                      【靜思小語】 
                       
                      自認力量小,無力付出;或有能力,卻捨不得付出。 
                      這兩種人都錯失了做好事的機會。 
                       
                       
                       
                      布施不望報,受施不忘恩 
                       
                      「『攝律儀戒』,是規範衣食住行各方面,皆要守規矩、守本分。倘若一 
                      個社會的禮儀、規矩脫序紊亂,則無法呈現祥和。『攝善法戒』,就是眾 
                      善奉行,諸惡莫做;而力行有益眾生、造福人群、救拔眾生苦難之事,皆 
                      含括於『饒益眾生戒』……」 
                       
                      早會時,上人以佛教「三聚淨戒」,對照慈濟人無私的付出,稱歎大家具 
                      足此三項清淨善法。 
                       
                      以馬來西亞慈濟志工為例,為了募集洗腎中心經費,每年農曆九月舉行義 
                      賣。在今年活動中,受慈濟人長期關懷的心蓮病友、腎友們,打開心門, 
                      勇敢地在會場中幫忙煎餅、切水果,奉獻一己之力。去年遭逢嚴重澇災, 
                      受慈濟人幫助的吉打州華玲鎮居民,也以愛回饋,熱烈響應義賣活動。 
                       
                      高烏地區原住民送來甫收成的香蕉、竹筍、蔬菜等農作物義賣;他們說, 
                      種子是慈濟人給的,也是慈濟人教導如何栽種,現在收成了,要幫助其他 
                      更需要幫助的人。 
                       
                      還有兩位視障按摩師,直說很幸運得到慈濟的幫忙,而自己能力有限,只 
                      能提供腳底按摩服務,把收入捐給慈濟…… 
                       
                      眾人全心的付出,成就一股股動人的力量。上人欣言慈濟人以真誠的心去 
                      布施,長年為苦難眾生付出,不求回報;這分淨如清水而廣闊深遠的大愛 
                      ,就是「覺有情」。 
                       
                      「即使只是一顆種子,遇好因緣就地播種、辛勤耕耘,也能漸漸長成大樹 
                      ,結成纍纍果實。」 
                       
                      上人表示,若輕視自己力量小,不願付出一己之力;抑或雖有能力,但覺 
                      得付出太多捨不得,少了又自覺面子掛不住,乾脆就不做了。若人人如此 
                      ,世間就沒有能做好事的人。 
                       
                      「不要考慮力量大小;有多少力就做多少事,做就對了!」上人說,馬來 
                      西亞原住民不吝捐出豐收的成果、洗腎病友們奉獻己力,皆是「布施不望 
                      報,受施不忘恩」的最佳寫照;這樣的人生,真美好啊! 
                       
                       
                       
                      「壓力」無實相,是心所造 
                       
                      與宗教處同仁談話時,上人叮嚀,慈濟人皆應守持「三聚淨戒」——要時 
                      時提醒自己端正行儀,維護團體形象;而見人受苦逢難,當盡力付出;力 
                      行善事饒益眾生,就能增進社會祥和。 
                       
                      「念佛是念出佛心,以佛心為己心。心淨則土淨;心若有污染,則處處都 
                      是惡穢地。」上人敦勉大家,慈濟是修行道場,在為眾生拔苦予樂的同時 
                      ,也要鍛鍊己心,學習如何對治種種有形、無形的煩惱。 
                       
                      「大家同在慈濟道場修行,要相互砥礪、互為導師。」上人叮嚀,團體中 
                      人多事多難免會生煩惱,要穩住自己的心,使煩惱止息。 
                       
                      「當透徹分辨是非,對於『是』的事情,認真投入而無怨尤。莫輕言『壓 
                      力』!」上人表示,壓力看不到、摸不著,有幾斤重呢?都是心所造。 
                       
                      「內心起無明時,要能紓解。就像大地偶爾輕微晃動,產生小地震以釋放 
                      能量,是好現象,可以避免大災難。人也是如此,切莫將煩惱壓抑於心啊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