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黑暗的盡頭,明亮在望 | 
                   
                  
                     | 
                   
                  
                    ◎釋德  | 
                   
                  
                     | 
                   
                  
                    ◆十二月十九∼二十日《農十一月•初八至初九》 
                       
                       
                      【靜思小語】 
                       
                      災難敲響了警鐘,要警惕無常、發揮生命價值, 
                      把握機會「做」就對了。 
                       
                       
                       
                      大災大難啟發大慈大悲 
                       
                      「因為世間有大苦大難,所以需要有大慈大悲的菩薩。大苦大難啟發了人 
                      人的悲心,甘願為苦難的人付出;所以菩薩不遠,就在人群之中。」上人 
                      接連兩天的早會時間,分別說起慈濟對菲律賓風災以及新疆地震的援助。 
                       
                      四個颱風重創菲律賓呂宋島之後,半個月來,藍天白雲身影不斷穿梭災區 
                      。「每當見及大災難,總令人十分心痛。幸有一群大慈大悲的慈濟菩薩, 
                      災情愈重,菩薩隊伍愈長,陪伴苦難眾生,走過長期復建路……」上人對 
                      此表達欣慰與感恩。 
                       
                      慈濟志工十二月四日首度深入奎松省的重災區里爾鎮、英方達鎮,之後數 
                      度前往勘災、發放以及義診,著手進行上人慈示之「五管齊下」復建工作 
                      。 
                       
                      在「建設」方面,獲得菲律賓國際知名建築師帕拉法克斯先生允諾協助, 
                      他為此改變緊湊之既定行程,和慈濟勘災小組一同實地勘察。行程中巧遇 
                      亞羅育總統,建築師隨即向總統說明慈濟擬進行的援助方案;總統遂指示 
                      鎮長配合提供土地,讓慈濟順利為受災戶重建家園。 
                       
                      「的確很感恩啊!這就是大災大難啟發了大慈大悲之心。」上人表示:「 
                      驚世的災難,一定要有警世的覺悟。這次菲律賓受災甚重,如同在當地敲 
                      響了警鐘,敲醒許多人的無常觀,啟發有心有力之人同來付出。」 
                       
                      「黑暗的盡頭,明亮在望。」上人欣言,慈濟人所到之處,皆能以內心的 
                      明燈照亮黑暗的角落,讓苦難人離苦得樂。 
                       
                       
                       
                      海角送愛到天涯 
                       
                      二○○三年二月二十四日,新疆維吾爾自治區規模六點八的強震,襲擊喀 
                      什地區;巴楚、伽師等縣災情甚重。大地的傷痕需要愛來寸寸縫補,慈濟 
                      志工於災後第三天趕赴災區。 
                       
                      殘垣瓦礫中,冷冽的寒風籠罩,一張張疲倦交揉著深切傷懷的臉龐,銜悲 
                      無語。「志工踏上那塊像是破碎了的土地,看到災民在寒風中瑟縮著生火 
                      取暖的苦況,實在於心不忍。很多窮困人家無法即刻重建家園,卻擔心孩 
                      子的學業荒廢;老師遂在露天的風霜雪凍下為孩子上課。」此情此景,令 
                      上人決心為孩子們重建學校。 
                       
                      於是慈濟志工組成了學校援建工程關懷小組,一年多來數度往返新疆,擇 
                      取適宜之土地及堅固防震的建材;兩所學校的建築經費,則由北京慈濟志 
                      工承擔。 
                       
                      座落於伽師縣的「克其克江巴孜慈濟小學」及「提木慈濟小學」,二○○ 
                      四年竣工,志工十二月九日應邀前往參與啟用儀式,也再度探視當地震後 
                      恢復現況及民眾居家生活。 
                       
                      年僅十歲的男孩阿尼江,居家環境相當簡陋,每天放學後便蹲踞於房內的 
                      爐子旁,一邊取暖一邊溫習功課,直至天色暗沉;待翌日清晨餵好了羊, 
                      再就著晨光繼續用功。慈濟人問起阿尼江的志願時,他說因父親失明、奶 
                      奶生病,所以長大後想當醫師。 
                       
                      「窮困地方的孩子,反而十分認命、樂觀,他們不會索求無度,且清楚自 
                      己的本分。」上人讚歎。 
                       
                      曾經繁華的喀什噶爾,突厥語意為「綠色的琉璃瓦屋」或「玉市」,是中 
                      國最西端的歷史文化名城;這顆璀璨的絲路明珠,曾是中、西人文薈萃之 
                      地,也是最早的國際市場。而今山景猶在,盛況卻已式微。 
                       
                      面對這一波強震,慈濟人千山萬里送大愛,「從環海的台灣到臨山的新疆 
                      ,可謂是從海之角送愛到天之涯。看到孩子擁有良好的學校讀書而開心歡 
                      喜,就感覺到無限的希望正在綻放!」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