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尋找希望,不如創造希望 |
|
◎釋德 |
|
◆一月三十一日《農十二月•二十二》
【靜思小語】
與其感嘆社會風氣不佳,欲到國外尋覓良好教育環境;
不如就地耕耘、創造出有希望的社會空間。
新與舊的傳承
上個月迄今,圓滿六十五場歲末祝福、親贈六萬七千多人福慧紅包及祝福
卡,上人也同時為五千零四十五位新發意菩薩,授證成為慈濟委員或慈誠
。
欣見人間菩薩逐年增加,上人於早會時言及,內心除了歡喜,還有一分特
別的心情,就是為多位醫療與教育志業體主管授證。「人人有志一同,專
業與志業並進;讓我放心許多!」上人讚歎這真正是人間菩薩湧現!
夏去秋來冬換春,歲時流轉催鬢白。
此時此刻,上人追憶起幾位慈濟拓荒時代即投入,而今已故的委員。
「時間分秒流逝亦不留痕。然而透過影片,歸返時光隧道,我看見葉鏘興
居士和靜慇;他們從竹筒歲月開始,就幫著我做慈濟……」上人憶述兩位
年逾八十的資深委員——委員編號七號的靜慇、五十三號的葉鏘興。
「年逾八十的葉居士,仍積極投入希望工程與社區活動。有次我遇到他,
他正在推車。我說:『葉居士,你已經八十多歲了,怎麼不認老?』他幽
默地回答我:『年紀可以說老,慧命才正開始!』多有智慧啊!足見他們
的愛心是永恆的。」
「想起他們,內心猶有不捨,但很安心。菩薩運動場是圓的,只要有願,
相信他們還會乘願再回慈濟接棒!」
珍惜時間、把握空間、守護人間
人生不過短短數十年,上人再次籲眾,要「珍惜時間、把握空間、守護人
間」。
「如何珍惜時間?人生無常,要把握當下、恆持剎那,固守道心,莫使分
秒空過;只要是值得做的,做就對了!如何把握『空間』?讓愛心超越種
族、宗教與國界,遍及全球每個需要的地方。至於守護『人間』,就是修
身養性、端正行為,真正在人與人之間做到善解、包容。」
印度洋驚傳海嘯時,正值慈濟歲末祝福之歡欣時刻,令上人內心悲欣交揉
;幸在災難悲苦之後,有慈濟人凝聚大愛朗照,讓災區重建之路經由緊急
醫療、大型發放、帳棚區啟用、大愛屋等方案逐步落實,綻露希望曙光。
「期待社會祥和、天下無災,須從人心開始。要啟發人人愛心——一分善
一分愛,多分善多分愛。善和愛凝聚起來,就能減少天下的災難。」
作社會的「愛心媽媽」
午後,寒假靜思語教學種子教師研習營圓緣,上人於觀音殿對一百八十九
位學員開示,肯定老師們肩負之教育使命。
因當前社會風氣不佳,有老師擬將自己的孩子送至國外就讀。
上人對此表示,與其尋尋覓覓社會風氣更好的國家,不如自己來創造有希
望的社會空間。
「愛自己的孩子之外,還要去愛別人的孩子;每個孩子都好,自己的孩子
才會平安。」上人教示,教育不只是老師的責任,家長也有責任。
上人述及日前慈濟舉辦之社區教育人文研習營,學員為教聯會老師及愛心
媽媽;從他們的分享中可知,很多孩子聽不進自己父母的話,卻會聽別人
爸媽的話。
「所以愛心媽媽走入校園,以靜思語和愛的故事,循循善導下一代。像這
樣在親師生之間,用心架構起一個好的教育空間,就能教育出品行良好的
下一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