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好事累積成經典 |
|
◎釋德 |
|
◆六月十六日《農五月•初十》
【靜思小語】
佛法不深也不遠,就在你我之間,好事累積起來就是「經典」。
病患家屬的心聲
「師父病況起起伏伏,每次計畫行腳之際,若聽到師父有些微的發燒或氣
喘,我就不敢出門。作為病人家屬的心情,這回我著實體會良深啊!」在
大林慈院醫療科報告會中,眾人傾聽上人娓娓道出感思。
「一般人只要稍微病痛,就想多休息靜養;師父雖然一生多病,但充分利
用時間,分秒累積出七百萬字的著作。」
「老人家向來將自己的心照顧得很開闊,似乎身體的病痛與他無關;連『
自己』都跳脫出來了,更何況世間名利又與他何關呢!」
上人表示,師公心志堅強,總是配合醫療團隊做各項療程。若問他感覺如
何?痛不痛呢?師公總回答「不痛」。「師父雖在病中但無苦受,是因其
心清淨超越使然;終其一生不貪於名聞利養,並且與人事無爭,過著淡然
的生活。」
上人體會到,師公之所以「有病無苦」,除了心境始終清淨無染外,大環
境的因素也很重要。「醫療團隊恪盡照顧之責,盡心治療外,無時不想著
要讓老人家開心。大環境使得一顆清淨無染的心更清淨,在其潛意識中有
深沉的喜悅,而不是浮面的快樂而已。」
上人慨言,雖然師公有病無苦,但作為病患的家屬,卻很為師公病情的起
伏而憂心;因此很期待醫療團隊、志工作伴,照顧病人也要膚慰家屬的心
。
「人生最苦莫過於病痛,科技與藥帖都是療病重要的因素。但再尖端的科
技、再良好的藥方,缺少不了仁心的好醫師運用良能來照護。」
「生命是寶貴的,健康的人生才有幸福。」上人強調,欲完全療治病人,
單靠醫師無法成功,必得結合健全而合作無間的醫療團隊,才能充分發揮
搶救生命的良能。
「依著大自然的法則,師父在世間已經圓了緣;但師父的慧命永恆,其智
慧、畢生闡揚的人間佛法,要在你我的身上延續。」
上人認為,醫師就如大醫王,若能使人人的身心疾病獲得療治,過著幸福
健康的人生,就是人間佛法的實踐。
「今日的工作,是明日的歷史,歷史就是藏經。只要存好心做好事,人人
莫不都是菩薩;好事累積起來就是『經典』,這經是活的不是死的。故說
『佛法生活化,菩薩人間化』,佛法並不深奧,就在生活中;菩薩實亦不
遠,就在你我之間。」
拜訪妙雲蘭若
雨中車行,穿過曲折幽靜的小徑,於茂林繁葉盡處,聽聞雨水沙沙與溪水
潺潺之聲相合,復添此地佳景天成的自然、純樸況味。嘉義妙雲蘭若已然
在望,下了車,上人為慧理師伯及常光師伯接迎入內。
師公於民國五十二年冬籌建妙雲蘭若,翌年初夏即在此地掩關,恢復內修
、寫作生活;掩關一年後,應聘於中國文化學院哲學系教授「佛學概論」
及「般若學」一年,為全台首位比丘教授。
上人入師公當年內修之關房,面對佛像頂禮三拜。此關房面積不大,但見
臨窗之書桌及靠牆之書櫃,大約僅容旋身。書櫃中置有師公手稿,墨色深
然,字跡端正。復至師公追思堂,堂上師公銅雕栩栩如生,亦恭奉師公舍
利及蓮位;上人頂禮,臉容肅敬。
難得有此寂靜落雨之午後,師兄弟們再次相聚,上人遂在相贈靜思堂造型
之琉璃舍利塔後,與師伯們閒坐在課堂長桌上,用碗清涼綠豆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