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最有價值的手 | 
                   
                  
                     | 
                   
                  
                    ◎釋德  | 
                   
                  
                     | 
                   
                  
                    ◆六月二十日《農五月•十四》 
                       
                       
                      【靜思小語】 
                       
                      能做事、堪磨鍊的粗糙之手,最有價值,也最美。 
                       
                       
                       
                      汗水是最美的回憶 
                       
                      於台中潭子園區,志工在工地清潔打掃,除了雙手起繭,有些人做得渾然 
                      不覺手已磨破皮。工地會議時,上人表達感恩與不捨之情,勉示「能付出 
                      的雙手最有用」,以愛付出,流下汗水,是最美的回憶。 
                       
                      「最美的雙手並非細嫩光滑,只用來吃飯、戴戒指裝飾的手;而是能做事 
                      、堪得磨鍊的粗糙之手,最為有用、最有價值。」 
                       
                      上人強調,生活中的許多事務,須合無數人的力量方能完成,所以應常懷 
                      感恩;然而感恩之餘,更要積極回饋。 
                       
                      「勁風起時,走在前方者最是辛苦。在現在的社會要做事,實不容易,然 
                      而面對重重困難,我從來沒有想過要捨棄責任;也不敢想要減輕責任,我 
                      只求廣召善士,使力量增加。」 
                       
                      「藍天白雲」愛的標誌已在國際間得到「藍天使」的讚譽,上人勉示大家 
                      更要同心維護慈濟形象。 
                       
                      「發心修行,無處不是道場。要調整好自己的脾氣,這樣才是真正修行成 
                      功,也才有持續做世間事的動力。」 
                       
                       
                       
                      來不及,所以要更積極 
                       
                      自師公舍利奉安後,上人即南下巡訪各會所;而今北上再抵新竹聯絡處, 
                      不免有「人生似幻化」之慨。 
                       
                      佛堂,這處在前些天作為師公追思讚頌會場的所在,所有林木、鮮花及布 
                      幔等物皆已移除,只餘師公所書幾幅法帖懸掛在壁上。 
                       
                      佛堂外之壁角處,置有數盆蓮花,昔日盛開而今已成殘荷,物猶如此,人 
                      命又如何能夠久留? 
                       
                      進入「法影一世紀」展覽會場,上人俯身看視師公手稿;有人呈上師公自 
                      傳《平凡的一生》重訂本,說是正聞出版社性瀅法師轉託送來。眼見師公 
                      所著之書、耳邊仍可聽聞師公開示之法音,師公影音仍在,一如辦追思會 
                      之時…… 
                       
                      車行往桃園方向,午後一時三十分,抵佛教弘誓學院。甫下車,即見昭慧 
                      法師與性廣法師在院門口接迎。 
                       
                      舉首仰望,但見「法印樓」三字。復至三樓禪堂,為原木褐色系裝潢,壁 
                      面懸有數幅法語墨跡;上人在此慎重相贈琉璃舍利塔予昭慧法師,用以供 
                      奉師公舍利。 
                       
                      二樓設有師公紀念室,應昭慧法師之請,上人恭謹長跪將師公舍利親手置 
                      入琉璃舍利塔中,之後虔誠頂禮三拜。 
                       
                      頂著大風,復行步入另一建築「嵐園」稍事休憩。上人談到幾天來風塵僕 
                      僕南來北往,來到此地,深覺清涼。並言及師公追思讚頌日,全球一百多 
                      個聯絡點慈濟人在各地同時追思,實乃令人感恩與欣慰。 
                       
                      「一聽到這佛號音樂,就掉淚。」昭慧法師請上人聆聽全院播音系統中持 
                      續播放的釋迦牟尼佛聖號,正是慈濟版的「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將播 
                      放至師公示寂四十九天期滿。 
                       
                      上人提到,這曲調是一位基督徒創作的,其姊是慈濟委員。法師們聞言感 
                      覺意外,音樂能跨越宗教直抒性靈,聽來宛如天籟。 
                       
                      昭慧法師感恩上人為眾生所做的一切。上人則言:「前一陣子總在說:『 
                      來不及!』是覺得自己年歲已有、世事紛亂,須更得加緊腳步做,否則就 
                      要來不及了;而師父圓寂,感覺到要更積極為人群付出、淨化社會人心! 
                      」停留約莫四十五分鐘,結束弘誓學院初訪之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