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轉苦為福 |
|
◎釋德 |
|
◆七月二十日《農六月•十五》
【靜思小語】
受災固然令人心疼,但莫埋怨、生氣;
若能轉變心念為「好在……」,則苦就能化作福。
當災難發生時
「守護平安是每一個人應盡的義務。得知颱風警報發布,住在山區或是靠
近溪邊,尤其曾經發生過土石流、淹水等災害地區的居民,應該趕快撤離
到安全的地方。只要人平安,物質的損失可以努力再復建。」
早會時,觀看海棠颱風在台灣各地造成災害的新聞匯總畫面──台東太麻
里溪出現四十年來罕見之溪水暴漲,造成金峰鄉嘉蘭村十六戶民宅的地基
被湍急水流掏空,房舍一間間被大水沖走,觸目驚心。
上人表示,受風災、豪雨而致財物損失雖然令人心痛,然而只要生命無恙
,終能彌回損害;人員若有傷亡,卻是家庭長年累月之痛,更是社會的損
失。
「人與人之間要多設身處地著想。受災固然令人心疼,但不要埋怨、生氣
;其實救援者也很辛苦,一旦有災難發生,救難隊員、消防及工務人員等
立即投入搶救,他們也要冒險,大家應該用感恩心待之。」
雖然慈濟人發揮大愛,動員擁抱災苦鄉親,使上人感到安慰;但大家在外
付出,也令其擔慮安危,實為兩難的心情。上人叮嚀慈濟人,平時充分以
愛付出,但是在非常時期,應該要讓智慧在前。
「要為人救災解困之前,應先評估自身安全性,不要因一時之急亂了陣腳
。要用智慧穩定己心、規畫安全路線,才能真正做好救災。尤其要疼惜救
災人員,他們處在風雨、危險之中,慈濟人要送茶、熱食,作為後援。」
述及昨日至教育志業體各校、靜思堂、花蓮慈院等繞視一周,沿途所見,
屋瓦掀飛、植栽紛倒、門窗受損、玻璃碎地……令上人不忍。「然轉念思
之,即慶幸此時正值暑假期間,校園內沒有學生,否則後果將無法設想。
」
北區慈濟人從大愛台見及精舍樹倒受災,百多位慈誠師兄欲返回精舍協助
整理;宜蘭區志工也於一大早前來支援,其中不乏年紀大的老菩薩們;而
花蓮慈濟人則在風雨交加中聚集於靜思堂,因應各志業體需求送餐點。
「大家庭操心事多,但也有很多感人、溫馨事。而這一陣風雨已在南部釀
災,期待慈濟人守護己身安全並凝聚力量付出──在平安的同時,付出良
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