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因迷惘陷入「迷網」 | 
                   
                  
                     | 
                   
                  
                    ◎釋德  | 
                   
                  
                     | 
                   
                  
                    ◆八月二十日《農七月•十六》 
                       
                       
                      【靜思小語】 
                       
                      現代人心迷失,所以盲目追逐── 
                      迷鬼、迷物、迷於人。如夢遊般,由不得自己。 
                       
                       
                       
                      「祈福」不如「祝福」 
                       
                      昨逢農曆七月半,傳統民間習俗將農曆七月視為「鬼月」,除了有許多迷 
                      信忌諱,還會舉辦「中元普度」儀式,以豐盛的牲禮祭品,焚燒大量紙錢 
                      ,祭拜孤魂野鬼,祈求神鬼庇佑,事業財旺、家庭平安。 
                       
                      「農曆七月是吉祥月、歡喜月,也是慈悲月、報恩月。」早會時間,上人 
                      為七月「正名」,勉眾要提升智慧,莫昧於世俗迷信。「平安與財富不是 
                      拜來、求來的。我們應該祝福日日吉祥、事事吉祥,人人慈悲、日日慈悲 
                      。吉祥與慈悲,才是人間最重要的。」 
                       
                      上人指出,「普度」出於佛教典故──一是目犍連尊者的「孝」,一是阿 
                      難尊者的「善」。「佛菩薩悲憫眾生、救拔苦難,才是『普度』真義。」 
                      上人細細道來。 
                       
                      佛陀教育弟子出家後須脫離奢侈享受生活,以無我之心,與大眾結好緣, 
                      故立「托缽」之規。印度氣候溽熱,盛夏時分僧眾外出托缽,若行經樹林 
                      或矮叢,不免傷及蚊蟲或受叮咬;因此,佛陀制律弟子四月十五日自七月 
                      十五日「結夏安居」,不外出托缽。 
                       
                      在此期間,僧眾除了聆聽佛陀教法洗滌心靈,並自我沉澱修持;到了七月 
                      十五日期滿,向佛陀報告修習的心得。佛陀見弟子覺悟證果,深感歡喜, 
                      所以這天是佛的「歡喜日」。 
                       
                      有一年結夏安居期間,目犍連尊者憶母甚深,以神通力見其母墮地獄餓鬼 
                      道受苦,想要救拔母親。佛陀教其於結夏安居最後一日,供養每位心清淨 
                      且啟發覺性的僧眾,集眾人虔敬祝福之力,回向給母親。「因此七月也是 
                      『報恩月』。」 
                       
                      至於七月時,人們塑造青面獠牙、面容可怖的「普度公」,實則是當年面 
                      然大士示現,以惡行醜貌警惕面容莊嚴的阿難尊者,使之了知人生無常, 
                      須把握時間精進,修福修慧。 
                       
                       
                       
                      因「迷」生「鬼」 
                       
                      有感於當今大眾迷鬼、迷物,乃至迷人──瘋狂追逐明星,導致迷失自我 
                      。上人慨嘆:「人們以為七月有鬼,實則人若心術不正,遭遇不如意事即 
                      認為招神責罰,乃己心有鬼,是受自身良心責罰。」 
                       
                      人們貪好享受,恣情揮霍,心靈脫軌紊亂,轉為有形的災禍,在在因「迷 
                      」而起。「人心迷,迷離掉自己的本性,就像夢遊一般,由不得自己。所 
                      以我們要戒慎虔誠,淨化內心、淨化外境,才能增福增慧。」 
                       
                      「觀念上偏差毫釐,行動上就會失之千里,故當及時排除迷信觀念。」上 
                      人勉眾:「人生無常,一旦墮落,無法依靠一、二人之力能救拔,須集聚 
                      許多人愛的力量及清淨之心。期待大家以虔誠之心,積極精進、為善造福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