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心開,自在,福就來 |
|
◎釋德 |
|
◆十月十一日《農九月•初九》
【靜思小語】
能放下,心就開;能懺悔,得自在;不埋怨,就有福。
「擔心」因為「不忍心」
上人常說自己沒有「煩惱」,卻不能不「擔心」。究竟煩惱和擔心有何不
同?
「煩惱是『無明』,執著自己所愛而煩惱;擔心則是『不忍心』,看到許
多剛強眾生,即使付出許多心力仍難令其改變,見其無法調伏習氣與放下
我執,而感到可惜。」
《慈悲三昧水懺》「十住」中,有所謂「法王子住」,上人在晨語時間解
說,修行學佛,並不是從此生方始,而是過去生就結下與佛有緣的種子。
「我們要好好珍惜這顆種子,每一生、每一世,都不使其流失,也不使其
敗壞。」上人說,難得有如此殊勝的因緣,就要把握當下精進修行,讓種
子萌長茁壯,進而接引眾生,讓自他慧命增長。
「修行,不是形於外的拜佛、念佛,也不是嘴巴上說自己很有愛心;而是
打從內心學習佛心,身體力行付出,從菩薩道通往佛的境界。」上人期勉
眾人皆是「法王之子」,珍惜佛陀給予的種子,在人群中用心付出。
逃不過,反而「苦上加苦」
早會時,播放馬來西亞山打根慈濟人至偏遠村落為貧病患者義診的影片。
志工們熟練地服務村民、協助醫師看診;見阿公阿嬤滿意微笑,志工臉上
流露欣慰。
年輕學子跟著慈濟人上山服務,見到與自己截然不同的生活形態,心有所
感,慚愧於自幼飽受呵護,想要什麼就有什麼,卻嫌不足;直至今日,才
知道自己實在很有福。
人間菩薩情繫苦難人,上人感恩慈濟人聞聲救苦,無畏山路崎嶇,入僻地
撫慰貧病,從一九九九年至今從無間斷。
「一般人平常不知不覺、也無警惕,耽於享樂;總在受苦時,才會去思索
人生為何有苦。」上人提及慈濟志工李寶猜罹癌,從香港至花蓮慈院治療
,安然寫好遺囑,並簽下遺體捐贈同意書。
日前上人到病房探望,方走到門口,就聽見她爽朗談笑的聲音。她說聽了
上人開示,真正受用,心境慢慢打開,懺悔過去所造惡業,坦然面對生死
。
「若能了解過去造因、甘願面對;業報既來,能安然以對。」上人說:「
當苦現前,若是害怕、惶恐、逃避、掙扎,不但逃不過,而且苦上加苦。
」
上人讚歎李寶猜師姊能懺悔,所以看得開、不埋怨;能大捨,願把身後一
切捨出,所以放得下、歡喜自在。
醫療愛,療身也「療心」
上人行腳自今日開展,乘火車抵台北後,直赴新店慈院。
對新進醫師開示時,上人歡喜大家志同道合,共同提升醫療人文。「醫治
病苦,醫術是最根本的,但不能缺少人文。慈濟人文就是『愛』──為病
患療身也要『療心』。」
上人表示,受病痛折磨實在很苦,醫院是病人治癒希望之所託。「儘管療
程可能很艱難、且結果難料,但醫療團隊若將病患視為自己的親人,盡心
盡力醫治,相信這分愛與用心,會讓病患感動,對病情會有很大的幫助。
」
新店慈院自啟業以來,日日都看得到成長,上人欣言此乃大家合心、和氣
、互愛、協力所造就,故能漸漸浮現亮麗成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