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師行記
上一頁
下一頁
上一層
回首頁
謹慎每個小小的起心動念
◎釋德
◆二月八∼九日《農正月•十一至十二》


靜思小語

生一念好心,結一分好緣;說一句好話,多一分歡喜;
做一件好事,少一分煩惱。



智慧體解因果

凡夫常受煩惱交纏,已證道的佛陀亦自言有「九惱」。晨語時分,上人以
佛經故事闡述佛陀所說「如是因、如是緣、如是果,必如是報」之理。

「因為深明因果,佛陀面對九惱引致的無妄之災,能坦然受之,並以此教
育大眾:因果不昧,故可畏。」

上人表示,佛教說「因緣果報」,世間說「因為所以」,因果之理十分科
學。寒暑代遷,時間於無聲無息中流逝;然不論善業惡業,皆在起心動念
、開口動舌、舉手投足中不斷累積。

「有『因』就有『緣』,從而衍生『果』與『報』。但要用智慧思考、以
純真虔誠的心來體會佛陀所示之因果觀;若認為今日種種皆為因果報應,
而無積極作為,則是不對的心態。」

「生一念好心,就能結一分好緣;說一句好話,就能多一分歡喜;做一件
好事,就能少一分煩惱。」上人表示,好緣與福緣都來自一個小小的起心
動念。時時發好心、說好話、做好事,就不必擔心惡業的拖累糾纏,更能
於未來世中,得到好因好緣來襄助道業。



抑鬱消磨心志

「慈濟人文志業是四大志業的精髓所在。不論是慈善、醫療、教育,各有
蘊含於內的人文;而人文本身更要有徹底的人文精神,大愛清流才能傳布
得深廣、流傳得久遠。」

上人與主持大愛電視台「慈濟新聞深度報導」及「見證台灣生命力」節目
的宗教處同仁座談,感恩大家扛起傳播清流的重任,用心為慈濟人作時代
見證。

合心、和氣、互愛、協力,是上人對所有慈濟人苦口婆心的期許。「三個
人的力量加起來,就是『協』。希望大家要自我訓練——不論遇到任何困
難,都要看得開、想得通,以積極的態度提出建設性的建議,如此方能闢
路往前行,切莫消磨心志於抑鬱的情緒中。」

上人期待「見證台灣生命力」節目不只是新聞報導,而是深入探索人間菩
薩的歷史足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