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簡單一筆畫成圓 |
|
◎釋德 |
|
◆二月十二日《農正月•十五》
【靜思小語】
四方四角,容易傷人;拉成圓弧,任人暢行。
簡單之美
今逢農曆正月十五,早膳時,白色瓷碗盛裝紅白湯圓,以紅棗熬汁為湯,
在寒意籠罩的清晨時分,帶來無限暖意。
圓,意喻圓融,也有美好氣象、好人生、好事物之圓滿象徵;上人於早會
時,就元宵滿月談「圓」。
「人往往容易被現象導向『錯』誤的感『覺』,也就是錯覺。今天我們在
此地看月亮是圓的,然若跳脫地球,從宇宙觀看月亮,會發現月球實無所
謂圓缺,時時都是圓的。」上人以此舉例,若能超越凡夫境地去看世事,
會發現一切都只是觀念而已。人人應以一念好心,畫出一只無缺的大圓。
「一個杯子若有缺角,轉個方向,使用完好的部分,則杯子仍有作用。同
理,人人皆有缺點,假如只注意別人缺角的一面,還讓缺角佔滿己心,心
坑坑洞洞的,著實辛苦!」
難得人生,實不須計較,上人殷殷勉眾,當互愛感恩,廣結好緣。「菩薩
道就像一座圓形運動場,既來之、則安之,不論速度快慢,都應秉持運動
員精神,莫輕言脫離跑道。」
上人開示,世間因人存在而美,因人人有事做而豐;正如用好手好心念,
一筆即能勾畫出一個圓,如此單純。
「是微笑人生抑或哭喪人生?在面貌即可顯露。有的人總是板起面孔,四
方四角,容易傷人;太過方正,有時不免難行。若是把方角拉成圓,則任
人滾動,暢行無礙。」上人致勉慈濟人,彼此要合心、和氣、互愛、協力
,共同畫就一個大圓圈。
「方角猶不及圓形簡單之美——若人人皆有真純之心,人接人、心接心、
力接力,就能夠一氣呵成一個圓。」
近日丹麥漫畫家以政治諷刺手法描繪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引起伊斯蘭
世界的騷動,各國穆斯林紛紛發動示威抗議,對立衝突頻傳。世間亂象頻
生,令上人憂思而語哽。
「人能圓融、事能圓融,則理也能圓融。能否不爭自圓呢?公道並非爭討
得來的,若能以和平溝通,則道理自然圓通。」
復想及澳洲慈濟人到老人院關懷的影片中,有個畫面十分令人感動,上人
又感欣慰——慈濟人彎腰向一位鶴髮蒼顏的阿嬤贈予物資時,阿嬤輕輕抱
著慈濟人的頭,趨近自己並親吻額頭。「人與人之間的美,竟能如斯!不
需要任何血緣關係,只因清淨如琉璃的愛,自然有所呼應,多溫馨!」
慎明因果
《無量義經》云:「靜寂清澄,志玄虛漠,守之不動,億百千劫。」慈濟
四十周年慶將屆,早會後上人表示,期盼此次慶典籌備,能做到「在靜寂
清澄、清淨如琉璃的境地,圓一個志玄虛漠的『恆』」。
「現在許多年輕人,除了自己生活的小圈圈,對於時代面貌乃至於所處大
環境,時常一無所知。慈濟傳播工作,要能為短視者拉遠景,擴展其視野
胸襟。」上人對編輯慈濟四十周年紀念專書「見證慈悲——慈濟影像四十
年」的同仁致勉,務必要達到「為時代作見證」的目標。
「要延續千年精神,而非窮究千年事。」上人闡釋,佛教傳延至今的過程
中,經歷兩千五百多年的時空,是否保有原始精神?亦或「一人吐虛,萬
人傳實」?千年之事,逝者已矣;而慈濟四十年間尚有記錄,因此,「慈
濟歷史要記錄得完善真實,不僅止於『如是我聞』,更要效法典範精神—
—『如是我做』。」
上人鼓勵,全台慈濟人可拿出各自保存之慈濟活動照片,藉此機會回溯歷
史、為眾說法。如四十年前所關懷的感恩戶,當時襁褓中的稚童而今已至
中年,時日飛梭之迅疾,可令人心生警惕。而各地展現慈濟史,是謂「見
證道場」,也是「道場見證」。
人生為什麼苦難偏多?正是心念、意念、口說、身行,一切造作所引致的
結果。上人指出,因果業報交纏相續,覺悟者歡喜受報得以消之,迷茫者
心有不甘,復以牙還牙,使惡業綿延,心受業纏而迷茫。
在「為時代作見證」的同時,上人期勉大家也要揭示「因果觀」,使四十
周年展覽達到教育的功能。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