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智慧足,不退轉 | 
                   
                  
                     | 
                   
                  
                    ◎釋德  | 
                   
                  
                     | 
                   
                  
                    ◆三月二十一∼二十二日《農二月•二十二至二十三》 
                       
                       
                      【靜思小語】 
                       
                      要接受「磨練」長智慧,莫因為「摩擦」起退心。 
                       
                       
                       
                      感動的力量,來自真誠 
                       
                      「二十多年前獲報此案,我去到這個孩子的家。他好瘦小,靠在媽媽的肩 
                      膀上;聽他呼吸的聲音好像很辛苦,摸摸他的手,皮膚皺皺的、骨頭小小 
                      的,我著實嚇了一跳。再看到他的指甲、嘴脣都是紫色的,就知道他有心 
                      臟病。後來我們把他送去開刀……」 
                       
                      上人所說的這個孩子,手術後過了幾年,曾來見上人,當時已經讀小學的 
                      他,白淨的臉龐不復見病容,在台中分會留下了一幀相片。 
                       
                      今日再看當年相片,聽聞他已經在工作了,上人感嘆時日匆逝。「真是歲 
                      月催人老啊!二十多年的光陰,讓幼子成為青年;慈濟也從花蓮三十位家 
                      庭主婦、三十支竹筒,發展到全球。時間實可成就一切。」 
                       
                      上人提起的這位青年叫穆彥錩,今年已經二十七歲了。上人初見他時,只 
                      有九個月大;為了協助他治療心臟病,台中與台北慈濟人以愛接力,在彥 
                      錩不滿一歲時,送他到台大醫院開刀,使小小孩逐漸脫離病苦;今日已是 
                      一位高壯的青年,在電子公司上班,已與哥哥一同報名參加社區志工。 
                       
                      上人以此例,勉中區真善美人文志工,珍惜「為時代見證,為慈濟留史」 
                      的使命,透過文字、相片、影片,為善行足跡留下精華。 
                       
                      動人的歷史鏡頭,不只這一幕。上人再舉三年前美伊戰爭時,約旦志工陳 
                      秋華等人赴伊拉克、約旦邊界,濟助難民的身影。「台視記者蔣任先生跟 
                      隨慈濟志工前往採訪,不忍見一位老者用塑膠袋包腳以禦寒,當場脫下毛 
                      襪為他穿上。當老者穿上那雙襪子,那種滿足的表情,可以感覺到人與人 
                      的溫情。這畫面多美啊!教我刻骨銘心。」 
                       
                      上人表示,凡走過,一定要留下足跡,這點點滴滴的真實畫面足以見證台 
                      灣生命力。「人文志工不僅在記錄、拍攝過程中要投入情感;更要警惕無 
                      常——莫以為今天做不完,還有明天、後天、明年、後年……到頭來恐怕 
                      什麼都做不到。」 
                       
                      「要接受磨練長智慧,不要因為磨擦起退心。」上人勉勵大家,人與人之 
                      間難免因意見不同而起磨擦,然佛陀說「菩薩不厭煩惱」、「煩惱即菩提 
                      」,大家有緣同來做慈濟,希望真正做出心得,以智慧化解煩惱,輕安自 
                      在! 
                       
                       
                       
                      有愛的人生,真美 
                       
                      「人多好修行。芸芸眾生習氣各不相同,面對不同人的習氣,要經得起考 
                      驗,練出耐心、耐力、耐煩、耐勞。」二十二日上人與台中分會同仁座談 
                      ,勉眾在慈濟大團體中同事、同修,要訓練好自我心靈道場。 
                       
                      「慈濟人所做,不是為一時的興趣,也不是一時的發心而已;大家一路陪 
                      伴個案的精神,很令人感動。付出的人,發揮生命的價值,得到慧命的成 
                      長;受苦難的人,展現生命的勇氣與韌性,得到生命的提升。兩個堅強的 
                      生命相遇,都發揮了良能!」 
                       
                      人生來此一遭,就要讓自己的生命發亮發光。「能夠行善的人生最美好, 
                      愛心一定要很真、很誠,真正做到『真善美』。正因為真誠的一念心,慈 
                      濟才能年年增添新血輪,使菩薩隊伍浩蕩長,不斷發揮生命力。」 
                       
                      上人叮嚀同仁,要用感恩心面對每一個人,彼此之間要合心、和氣、互愛 
                      、協力。「能感恩,才有愛,有愛的人生才會美。希望大家將『感恩、尊 
                      重、愛』,運用在日常生活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