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不忘初衷 |
|
◎釋德 |
|
◆四月十七日《農三月•二十》
【靜思小語】
時日有盡,路遙有終,萬事萬物遷變無常。
唯一可把握的,是守住一顆真心,
任地老天荒,永不移。
變中的「不變」
「晨鐘暮鼓,悠傳衲子家風;靜思精舍,結來法華因緣。」上人與早期隨
其出家之三十多位常住出家眾座談,聽取眾人分享出家因緣及心得;勉涵
養宗教情操、守住清淨心,進而帶動全球慈濟人力行「佛法生活化,菩薩
人間化」之志業,使慈濟法脈源遠流長。
「時間過得很快,轉眼間出家已四十多年。早期跟隨著我修行的弟子,至
今也有四十一、二年了,一路跟著我建立慈濟、拓展四大志業。回首來時
路,實步步艱辛。」
四十多年後的現在,精舍常住眾愈來愈多,上人表示:「大家雖然來自不
一樣的環境,但都有共同的心志和目標——或是嚮往自力更生的出家生活
,或是肯定付出為人的救世志業。而今,是否仍能保持出家初衷呢?」
上人嘆言人生一世,時日有盡、路途有終。「日子一天天過去,歲數年年
增加,體力隨著年月漸漸消退,一切都在變異之中。但有一項是地老天荒
永不改易者——心。任憑生生世世、來來去去,修行人之心,要永遠守住
清淨無染的本性。」
儘管出家過程坎坷、做慈濟困難重重,上人表示四十多年來,修行之心始
終不變。精舍早期以多種手工維持生活,不論是車嬰兒鞋、縫手套或做紙
尿布,上人皆親身與大家共同投入工作。而今因為志業繁忙,上人懷抱著
對慈濟人的感恩心,每月在外行腳,故不能再如往昔與大家共作息。
「但我依然顧守好自己清淨的心、遵循出家人的本分。我的心可擴散出去
關懷天下苦難蒼生,又能很快收攝回來在自己的本分上,時時以感恩心應
對人事,不居功亦不貪求虛幻之名。四十多年如一日,這是我真實的心境
寫照,也是我今生足堪安慰之事。」
上人說及自己這一生並不為什麼,但為天下苦難付出;聽到眾生得離苦,
就是最大的回報和歡喜,「這是發自內心深處永恆的法喜!」
真誠如一,貫徹到底
上人強調,既入慈濟宗門,就要守住慈濟宗旨。「慈濟宗門的宗旨為何?
人間菩薩道!將佛陀的教法落實人間,教人在生活中力行佛法,這就是人
間菩薩的使命。」
佛陀來人間為的就是教化眾生,眾生有心靈空虛需要救度者,亦有物質欠
缺需要救濟者。以佛法來啟發富有者的愛心是「教富」,帶動富有者去幫
助貧困者是「濟貧」;教富濟貧志業不是個人力量能成,上人希望號召天
下人承擔天下事。
「時代在變,空間也在變。儘管有形的環境時刻在變異之中,但盼大家荷
負如來家業、永傳慈濟法脈之修行心志,要貫徹到底!要真誠如一!」上
人殷切勉眾:「不論時間有多長、不論路途有多遠、不論遇到何種境界,
這分心志與初衷,必定要堅定不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