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報導
 •慈濟四十
上一頁
下一頁
上一層
回首頁
婆婆牽媽媽,母雞帶小雞
◎撰文/李委煌 攝影/顏霖沼
老物件•說故事



之四•德慈師父手拉胚


慈濟人常說的「資深」、「資淺」,是從「母親帶小雞」的意旨演變而來
,其深層意涵就是「人帶人」的藝術。

人帶人,不是一堂靜態課程。母雞為哺育小雞,不斷地以爪耙蟲;若遇下
雨轟雷,更不忘展翅擁子入羽懷,呵護備至。

四十年來,依著「母雞帶小雞」的精神,帶動出台灣愛心奇蹟;「以身領
眾」、「口耳相傳」,身教與言教一直是慈濟人新舊傳承、理念傳遞、訊
息傳播的重要方式。

民國七十八年,靜思精舍德慈師父親手捏了十窩大小不等的「母雞帶小雞
」陶胚,每窩各有三隻、五隻、六隻、十二隻小雞,供當年返回精舍過年
的委員們作為晚會摸彩贈禮。

家住台中、法號「靜盟」的張雲蘭,抽到了最大一窩,大家紛紛對她投以
羨慕眼光:「哇!一隻母雞帶著十二隻小雞耶!難怪雲蘭有那麼多幕後委
員。」

欣喜萬分的她,返家後更形精進、關懷新進。迄今因她接引而受證的慈誠
、委員「小雞」有六十人,還有二十位榮董、二十位培訓委員、兩百多位
會員……

年少歲月,張雲蘭和尚未出家的上人是結盟的姐妹淘;數十年光陰流逝,
今年七十二歲的她即使在病中,也想發揮更亮麗的生命良能。「上人曾說
:就是有這群婆婆媽媽、歐巴桑,才有今天的慈濟。我希望藉由分享慈濟
人、慈濟事,讓大家發揮更大的功能和良能。」

家住板橋的吳靜姝,當年也抽到一小窩「母雞帶小雞」。民國六十八年,
她經友人介紹走入慈濟,基於感念「母雞」接引之恩,長年來她仍為往生
多年的「母雞」捐款。

德慈師父手拉「母雞帶小雞」陶胚那一年,全台受證委員近三千人;再經
過十八年的「母雞帶小雞」後,全球已有慈誠、委員近四萬人。在慈濟世
界中,每個人都有母雞,每一個人也曾是小雞,母雞帶小雞的精神,永遠
是慈濟歷史扉頁中動人的一章。


(資料提供/廖素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