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師行記
上一頁
下一頁
上一層
回首頁
傳承「靜思法脈」,弘揚「慈濟宗門」
◎釋德
◆十一月二十∼二十一日《農九月•三十至十月•初一》


靜思小語

內修誠正信實,外行慈悲喜捨,
實實在在、步步準確行菩薩道。



「慈濟宗」的精髓在靜思

「人說『知音難求』,我是如此有幸,舉目所見都是我的知音,與我心印
心……」海外培訓慈誠委員精神研習會中,上人感恩慈濟人與己同心、同
道、同志願,亦深勉眾人傳承「靜思法脈」,弘揚「慈濟宗門」。

「四十一年來,慈濟人做中學、學中覺,都不離《無量義經》法髓。《無
量義經》經文『靜寂清澄,志玄虛漠,守之不動,億百千劫。無量法門,
悉現在前,得大智慧,通達諸法』,就是『靜思法脈』。」

「慈濟宗門」即為「四門四法四合一」。「四門」——合心總持門,和氣
和合門,互愛觀懷門,協力力行門;「四法」——立體琉璃同心圓,菩提
林立同根生,隊組合心耕福田,慧根深植菩薩道。

上人並以「靜思法脈喜相逢,慈濟宗門是法親,法髓滋潤長慧命,生生世
世菩薩心,一心一志護眾生,如同身受感恩心」及「佛心師志拔苦予樂,
恪守十戒內修外行,大愛自律感恩尊重,四法四門慈悲道場」,叮囑眾人
身為「慈濟宗」開宗第一代,要好好弘揚此宗門。

人心本是清淨無染,但累生累世累積了無明習氣,貪、瞋、癡、慢、疑五
毒,將清淨本性層層包纏覆蓋。上人表示,要時時靜心思考,將不好的習
氣一層一層剝除,人生方向與宗旨才不會偏差。

「『靜思法脈喜相逢』——因為有緣,你我才能越千里而相逢於此一時空
;因為有緣,即使未曾親見,卻能聽聞便生歡喜心。期待歡喜有緣的人一
同傳承靜思法脈。」上人表示,慈濟人同心、同道、同志願,共承法脈、
脈脈相傳,「慈濟宗門是法親」,當感恩、珍惜這分緣。

「『法髓滋潤長慧命』——法親間彼此以法滋潤,慧命成長了,就要發大
心、立大願,以佛心為己心、以師志為己志,『生生世世菩薩心』。並且
守護好這分清淨本心,結合心志與毅力,『一心一志護眾生』。」

「在付出中,要感恩受助者示現苦難,啟發我們見苦知福、惜福造福;而
天下事光憑一個人的力量無法完成,需要許多人的成就,所以要感恩菩薩
道上同行的道侶,同擔重任、一齊努力。這就是『如同身受感恩心』。」

上人強調,進入慈濟宗門,就要秉佛心、承師志,恪守慈濟十戒,內修誠
正信實、外行慈悲喜捨,以合心、和氣、互愛、協力,拓展四大志業、八
大腳印,開闊胸懷以大愛擁抱蒼生。「期許各位內善外美,靜思法脈與慈
濟宗門相輔相成,心與理相契,步步準確。」

三百多位新發意菩薩請求皈依,上人遂開示「皈依」意義。

「『皈』意即『反黑歸白』,揚棄過去的錯誤觀念,不再犯錯;面向光明
,走上菩薩道,做利益眾生的善事。『依』意味著『依靠』,就如剛學翻
身、爬行的新生兒,需要父母的助力;我們的慧命同樣需要依靠、指引,
所以要皈依佛、皈依法、皈依僧。」

上人敦勉眾人深入佛的妙法,體解物質有「成、住、壞、空」、人身有「
生、老、病、死」,以及人心有「生、住、異、滅」之相,顧好自心,在
人與人之間用心,實實在在踏行菩薩道。



「慈濟宗」的道場在人間

「曾經有人問我,慈濟既不是禪宗,也不是淨土宗,屬於佛教何種宗派?
現在我告訴大家,我們是『慈濟宗』,以人與人之間為道場,修行無量法
門。」

與美國慈濟人談話時,上人表示,四十一年來,慈濟「為佛教,為眾生」
初衷未曾改變,遍布全球的慈濟人聞聲救苦、為眾生付出,大愛成果日益
豐碩;當加緊建立佛教形象。

「要精進不息、為善競爭,否則連人的腳步都追不上,如何追隨菩薩芳蹤
?追不到菩薩的腳步,怎麼能接近佛陀?」上人叮嚀眾人放下我執、我見
,才能不受煩惱驅使,顯露清淨本性,發揮真如智慧。

「宗教」即「人生的宗旨,生活的教育」。上人表示,學佛,就是以佛陀
的德行為人生宗旨。「從生的那一刻開始,直到死的那一刻,這生死之間
能夠將生命宗旨對準、沒有毫釐偏差,人生就能解脫。」

每個人都是一部經典,「深入人人的心靈世界,即是深入人間大藏經,則
『無量法門,悉現在前』。而走入苦難人世界的同時,也要深入自我的心
靈世界;如此不但對人有善的影響,也能改革自我心靈。」

上人殷殷勉眾以人與人之間為修行道場:「不經一事,不長一智,在慈濟
宗門中見證無量法門。」



「慈濟宗」的弘揚在你我

「海外培訓慈誠委員精神研習會」於二十一日圓緣暨授證後畫下句點,欣
喜於慈濟大家庭添丁,上人勉勵人間菩薩要勤播愛的種子,美化人間。

《無量義經》云「從一生無量」,上人言,要成長自己的道心,也要成長
別人的道心;由一傳十,十再傳百,百而千萬,道心不斷成長,人間就能
漸趨美善。

「現今社會最缺乏的就是愛,迫切需要補充愛的力量、愛的氣氛。期待大
家此行接收了法髓的滋潤、成長了愛,要好好照顧這顆愛的種子,善用時
間與空間播撒、耕種,產生無量無數大愛種子。」

上人叮嚀,受證不是結束,而是行菩薩道的開始。「善種子才剛播種到心
地,要用心當自己心田的農夫,照顧好菩提苗!」

在佛陀灑淨圖下,上人帶領眾人點亮心燈,虔誠祈禱。「不只是在心燈點
起的這一刻心念虔誠,更要永恆地點亮心燈,時時刻刻守護身、口、意—
—身做好事、口說好話、心存好意。時時累積善念,在人與人之間善解、
包容,才能日日平安、自在,福慧雙修。期待社會因為有你而吉祥,天下
平安無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