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病人不能來,我們走過去 |  
                   
                  
                     | 
                   
                  
                    ◎口述•林俊龍(大林慈濟醫院院長、慈濟人醫會召集人) 
                       整理•葉文鶯 | 
                   
                  
                     | 
                   
                  
                    能夠應用畢生所學, 
                      幫助為病痛所苦的貧困眾生, 
                      是從事醫療工作者最大的報酬。 
                      慈濟的慈善與醫療, 
                      正是以病人為中心、以社區為導向, 
                      把現代醫學的進步與好處, 
                      送到他們的身邊。 
                       
                       
                       
                      台灣民眾普遍有健保,卻仍有許多病患受限於交通、經濟、心理等因素, 
                      無法順利就醫。 
                       
                      醫療的本質就是在幫助病患。醫護人員的知識、技能若不能用在病人身上 
                      ,就無法一展所學、發揮良能。也就是說,病患無法就醫,專業醫療便無 
                      法施力。 
                       
                      對「慈濟人醫會」來說,病人不能來,我們就要走過去!慈濟人醫會創立 
                      的目的,是召集有心的醫療人員延伸醫療網路,照顧醫療貧瘠地區的民眾 
                      ,包括貧戶、街友、原住民、獨居長者等。而遍布各地的志工有如觀世音 
                      菩薩的千手千眼,主動發現需要幫助的病患,協助他們就醫或提報人醫會 
                      進行居家往診。 
                       
                      對病患來說,醫院畢竟是個陌生環境;而醫療人員在必須快速進行的服務 
                      過程中,即使有心,也無法深入關懷某些病患。因此,醫護團隊加上志工 
                      利用假日到病患家中看診,他們有如見到好友前來探望,感受到這一分特 
                      別的愛與尊重,病痛往往好了一大半! 
                       
                      天下最美,是病人的笑容!病人獲得妥善治療、恢復健康,正是我們最大 
                      的報酬! 
                       
                      居家往診既是照顧有需要的病患,相對地也讓經濟富足、身體健康的人有 
                      機會付出。 
                       
                      我常鼓勵同仁攜家帶眷去義診,提供醫療照顧及非醫療協助,像是幫忙年 
                      邁或行動不便的病患打掃居家環境;這也是慈濟義診一大特色。 
                       
                      子女跟著父母去看、去做、去感受,勝過平日跟他們講一百遍大道理,「 
                      見苦、知福、惜福」是瞬間震撼、立即收效的生命體驗。凡是參與過義診 
                      的人都感到喜悅與知足,參與人數也愈來愈多,因此同一天可分成幾條路 
                      線去做服務。 
                       
                      不但在台灣,同仁也志願到海外發生重大天災的國家,為災民奉獻心力。 
                      曾有醫院評鑑委員問我:「這樣一來,對醫院工作的影響應該很大吧!」 
                      我說:「是啊!同仁去義診回來,感觸很深,回到工作崗位更加投入,因 
                      此提升了服務品質!」這帶來的是好的影響! 
                       
                      此外,我們發現在南部地區,特別是鄉下仍有不少民眾迷信偏方,加上地 
                      下電台不明藥品的廣告促銷,破財傷身、延誤病情的案例屢見不鮮,無形 
                      中也增加醫療及社會成本,謝素絨女士就是典型的例子。 
                       
                      為了培養民眾正確的生活、飲食、運動、用藥等觀念,做好疾病的預防保 
                      健,大林慈院在社區成立「健康柑仔店」大力推廣衛教,即使不識字、聽 
                      不懂國語的阿公、阿嬤,也容易取得保健資訊。而在大愛電視台,由慈院 
                      醫療團隊製作的「志為人醫守護愛」以及簡守信副院長主持的「大愛醫生 
                      館」節目,也都希望達到健康傳播的目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