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外境左右了你的心嗎 | 
                   
                  
                     | 
                   
                  
                    ◎釋德  | 
                   
                  
                     | 
                   
                  
                    ◆一月二∼三日《農十一月•十四至十五》 
                       
                       
                      【靜思小語】 
                       
                      清淨法水,能洗滌髒污,不讓外境染著、左右我們的心; 
                      使心如明鏡,觀照真理。 
                       
                       
                       
                      知行相契 
                       
                      佛陀說法四十九年,前四十二年廣開方便門,應機而說法;一直到四十二 
                      年後,開始正直捨方便,暢演真實法,也就是宣講《法華經》,引領大眾 
                      行菩薩道。慈濟四大志業、八大腳印,亦是在人間開一道方便法門,為眾 
                      生拔除苦難;而今走過四十年,上人正式提出「靜思法脈,慈濟宗門」。 
                       
                      與台南慈濟幹部談話時,上人指出,「靜思法脈」承自佛陀教義,「慈濟 
                      宗門」適應現代人的根機;只要用心體悟、善於應用,便能「得大智慧, 
                      通達諸法」。 
                       
                      去年十二月初台南梅嶺車禍,慈濟人即時動員關懷,親身入苦,接力陪伴 
                      ,讓受難人驚惶的身心有所依靠。上人表示,此正契合佛陀在《無量義經 
                      》所說「是諸眾生不請之師,是諸眾生安穩樂處,救處護處大依止處」。 
                      「慈濟所做,皆與佛陀教法相合;『靜思法脈』和『慈濟宗門』,真正將 
                      佛法落實在人間。」 
                       
                      見聞人間種種苦難,有時不免被境界牽動。上人勉眾要將「法」常駐心中 
                      。「法譬如水,能洗滌髒污,不讓外境染著、左右我們的心;使心如明鏡 
                      ,觀照世間真理。在付出中明心見性、成長慧命。」 
                       
                       
                       
                      職志合一 
                       
                      「明天先到?還是無常先到?沒有人知道。唯有把握活著的每一天,對準 
                      生命價值的方向前進。」前慈濟中學校長歐源榮,二日因心肌梗塞猝逝, 
                      令人震驚;上人在大林慈院進行歲末祝福時言及,流露不捨與懷念,期待 
                      校長乘願再來慈濟圓形菩薩道接棒。 
                       
                      七年多前,歐校長任職的埔里大成國中,在九二一大地震中震毀,是慈濟 
                      援建的五十一所學校之一;後轉至草屯旭光完全中學服務,亦為慈濟援建 
                      學校。歐校長對慈濟深表認同,遂申請提前退休,到慈濟教育志業發展處 
                      服務;兩年前接任慈中校長,並負責台南慈濟中小學籌備事宜。 
                       
                      上人感嘆,人命只在呼吸間,一口氣接不上,此生就結束了。「人生無常 
                      ,有什麼好爭的?生命的價值不在地位高、財富多,也不是名氣大;像歐 
                      校長能為社會、人群無私付出,生命才有價值。」 
                       
                      面對在座的醫護人員,上人期勉甘願付出,不僅搶救傷病者的生命,亦提 
                      升其生活品質及生命尊嚴。 
                       
                      「莫將醫療服務視為一項『職業』;當以利益人群的心,付出無所求,從 
                      事搶救生命、守護慧命的『志業』。」 
                       
                      上人強調,若只是為了生活,僅有職業、專業的功能,「少了從事志業的 
                      智慧與願力,則容易計較、比較,或受功利的誘引而迷失。如此人生,是 
                      『苦』不是『福』。」 
                       
                       
                       
                      活絡法脈 
                       
                      善的實踐,必須要有百手、千手,無量無數的手,一同付出。上人對雲嘉 
                      南地區慈濟幹部開示,五百人合一千隻手,就是一尊「千手觀音」,能聞 
                      聲救苦、接引眾生。 
                       
                      慈濟人因為同師、同道、同志願而相聚,上人勉眾要合心、和氣、互愛、 
                      協力;而這要從時時自我反省、善解做起。「契佛心,立師志,除了要持 
                      志堅定,也要有謙卑之心;內能自謙、外能禮讓,才能與人相合,借力使 
                      力,擁抱蒼生。」 
                       
                      上人表示,若人人能和氣、互愛,就像桶箍一樣,將每一根木條緊密地結 
                      合起來,這只木桶就能滴水不漏。「人人心寬到達『心包太虛』之境,念 
                      純如琉璃清澈無染,就是『立體琉璃同心圓』!」 
                       
                      上人叮嚀眾人真正立志、立德、立願,將「慧根」扎穩、活絡「法脈」, 
                      則無論菩提林延展至何處,都能永保慧命脈動,創造有價值的人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