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日 福慧雙修良田
◆6‧25《農五月‧二十二》
【靜思小語】福從人群中修、慧從人群中得,人群是福慧雙修良田。
有心,富貴學道不難
儘管語言不通、治安堪慮,南非慈濟人仍殷勤播撒愛的種子,以疼惜心引領貧窮祖魯族人,在投身志工付出中,走向有愛充實的心靈富裕人生。紐澳董事會上,上人以南非志工的深根扎實為例,勉生活在宛如人間天堂的紐西蘭、澳洲慈濟人,要在福地上廣布善種子。
「福從人群中修,慧從人群中得,人群是修福修慧的良田。」上人表示目前四十多國有慈濟人,但與全球人口相較,實不成比例;惡的力量大、善的力量小,難以緩和天下災難。
「只要有心,富貴學道不難!要推動人間菩薩招生,最重要的是彼此間能夠合心、和氣、互愛、協力。」聽聞雪梨有澳洲人發心投入慈濟志工,上人叮囑好好培養在地菩薩種子,志業才能真正落地生根。
人與人之間有平坦的心靈平台,社會才能平安祥和。如何鋪平天下人心?上人期許人人深入法髓,將人我是非歸零。
「心若無『法』,如何度人?慈濟人要運用法,先把自己的心鋪平——打開心門,讓每一個人走進來。人與人之間,不要相互懷疑、製造問題,要提起『普天三無』的心——沒有我不相信、不愛、不原諒的人;心靈才不會起起伏伏。」
上人勉眾心寬念純,才能進一步敬天愛地聚福緣。「心如天地寬廣,且念頭單純,一心一志以淨化人心為己任;如此方能化人間穢土成淨土!」
積極,同時穩步慎思
「有形硬體容易建設,無形人心難磨合。因為人的脾氣、習性難改……」於菲律賓董事會,上人肯定菲國慈濟人掌握「四法四門四合一」精髓,合心、和氣、互愛、協力精進;並囑:「慈善中有人文、醫療中有典範、教育中有希望、人文中有真誠。」
菲律賓慈濟人不只長期關懷夢鄉村的貧窮人,也幫助兩百多個孩子爭取到戶籍,讓他們得以上學,有機會改變長久以來的貧苦宿命;更引導他們了解滴水匯入大海就能助人的道理,開啟愛心、善心響應竹筒歲月。上人讚歎,這就是「濟貧教富」,也是「慈善中有人文」。
國際慈濟人醫會的起源在菲律賓,當地志業也由義診起步;人醫志工常赴外島或偏遠村落義診,十多年如一日;上人表示這群人醫正展現了「醫療中有典範」。
現代社會釵h人教育程度高,道德卻低落;上人勉示志工若要辦教育,須負起弘揚倫理道德的責任,才能讓「教育中有希望」。
言及「人文中有真誠」,上人強調人文精神就是「真誠」。「凡夫心易被種種境界牽扯而起伏,要回歸佛心的寧靜。心能寧靜,考慮任何事情較不會出錯。」
上人肯定菲國慈濟人方向正確、勇猛精進,也期勉在此同時要站穩腳步。「積極很可取,但在積極中更應該慎思;腳步要站得穩,慎思不可少。做對的事情,就是智慧;心連心、手牽手、步步合齊,就是一股堅定的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