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00期
2008-07-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慈濟川緬膚苦難‧大愛善行聚福緣】緬甸風災
  主題報導【慈濟川緬膚苦難‧大愛善行聚福緣】四川震災
  慈善台灣
  特別報導
  高糧價時代來臨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八年六月)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00期
  八~九日 生命因愛提升價值

 

◆6‧8~9《農五月‧初五至初六》

靜思小語】打開心門,感受被愛、知道自己有能力愛人,就能在付出中走出悲傷。


知因果,除心垢

「雖知『人生無常』,卻看不開『無常』,不斷計較、爭取。實在可悲!」連續兩日晨語時間,上人對眾開示「萬般帶不去,唯有業隨身」。

「人生不過百,妄想千年富。生時不持一錢來,死亦不持一錢去……」上人以此警醒大眾,萬般計較、巧取豪奪、恩怨糾纏,到頭來仍是兩手空空而去;能帶到下輩子的,只有「業」。

「人因無明、貪婪無度,不斷造作惡業。人在每一生、每一世所造的業不斷累積,『債主』愈來愈多,每一筆債都逃不過。」上人言,世間大小三災,無不都是人的「心垢」、不斷累積的共業所招來。

「希望天地間平安無災,人人要先照顧好一念心;不只是顧好自心,也要帶動他人——平安時,要戒慎虔誠;當災難發生時,要及時付出!」

耕福田,傳善種

「慈濟人懷抱無私的愛付出,天天都在寫歷史;儘管時日流逝,人品典範卻能文史流芳。分秒不空過,做對的事,就是智慧人!」九日志工早會時間,上人感恩緬甸勘災團九位志工克服萬難進行發放,也在當地播下愛的種子。

不同於災難剛發生時的緊急物資援助、義診,上人強調現階段要發揮智慧良能,打開受災者悲痛的心,將愛的種子種入心田。「要勤耕人人的心地福田,使之成長、茁壯、結實。有朝一日,再將愛的種子散播到其他地方!」

聽聞第四梯次四川賑災團分享後,上人言及日前有日本學者來訪,表示其在阪神大地震後從事心靈復健、災難重建輔導,發現至今還有不少受災者心靈傷害未能恢復;相較之下,台灣九二一大地震受災者的心靈創傷復原較快。

「受傷的大地都需要長時間恢復,何況是人心的傷害,更難撫平。」上人分享慈濟經驗表示,要輔導受災者心靈確實不易,必須長時間鍥而不捨地陪伴、引導;然而以團體力量陪伴一整個家庭振作,成效更好。

「慈濟人在團隊陪伴中,引導受災者了解:雖然失去了至親至愛的人,但是世界上還有許多人在愛自己,也有許多人需要自己去愛。當他打開心門,愛的力量、愛的價值受到啟發,有了感恩與回報之心、有一分願意幫助別人的愛,就能從悲傷中跳脫,進而發心立願付出。」

上人勉眾提起耕耘福田的使命感,再接再厲投入災區關懷援助。「但願有因、有緣,也能結出愛與善的果實;讓遍地都有菩薩,在每一個角落及時發揮愛的力量!」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