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




慈濟月刊第500期
2008-07-25
  靜思晨語
  社論
  心靈交流道
  無盡藏
  主題報導【慈濟川緬膚苦難‧大愛善行聚福緣】緬甸風災
  主題報導【慈濟川緬膚苦難‧大愛善行聚福緣】四川震災
  慈善台灣
  特別報導
  高糧價時代來臨
  證嚴上人衲履足跡(二○○八年六月)
  隨師行腳‧攝影筆記



人文志業首頁 / 慈濟月刊 / 第500期
  七日 為愛而教,為付出而學

 

◆6‧7《農五月‧初四》

靜思小語】教育,重在成長智慧、開啟愛心門;學習,重在付出、服務他人。


癡愛繫縛,造作惡業

「心雖然無形,但種因、集緣而示果,會使人生遭遇種種障礙。」晨語時上人開示,心若一直累積貪瞋癡,積垢日重,將成心靈障礙;小則影響個人,大則影響家庭、社會,讓世間形成一股濁氣。

《法華經》云:「惡世法末時,眾生垢重。」人心亂而濁氣盛,使世間進入「法末」;人心幾不存佛法、道德持續衰微,「法」盡滅而災難更加頻繁。

「災難偏多,皆起於人心的情欲貪戀;為癡愛所繫縛的人生,就會不斷造作。」上人強調,人心垢穢,濁世法末災難生;人心清淨,天下就是淨土!

保持純真,開啟愛心

六月畢業季。慈大實小第七屆七十九位畢業生,昨日清晨六時在師長帶領下,步行回到心靈故鄉靜思精舍,展開畢業感恩之旅。

在常住師父帶領下,同學們分組到菜園拔草、撿石頭以及整理倉儲紙箱;下午在觀音殿分享心得時,六年一班林誌陞同學說,從大愛新聞報導中,知道天災不斷,「師公,您的心痛我們知道,中午一點半,全校師生都一起祈禱。」

早會時間上人言及此事,欣慰於同學平常克己克儉,響應竹筒歲月,且能發揮愛心為川緬災區勸募。

「教育並非只重視學術、常識。慈濟教育的目標,是讓學子成長智慧,且開啟愛心門。」上人期許慈小學生,隨著年齡成長智慧,且能保持這分純真,為人群發揮生命良能。

自愛愛人,幸福人生

「父母是生命的貴人,師長是慧命的貴人;生命中有許多貴人陪伴成長,要心存感恩。」慈濟大學畢業典禮上,上人期勉畢業生除了感恩父母師長,也要感恩慈誠懿德爸媽一路陪伴。「人間有緣才能會遇,懿德爸媽與你們雖然沒有血緣,但有『學緣』,這是永遠的。」

上人強調,學習是為了付出與服務他人。「在無常的人生,能平安過日子,天天都要感恩。要好好珍惜每一天的平安,自愛愛人,才會被愛。期待大家在人生路上有心、有愛、有願,為普天下人付出力量。」

午後,在慈濟中學第六屆畢業典禮上,上人勉勵高中部與國中部兩百多位畢業生,在每一個向上求學的階段,不忘「感恩、尊重、愛」。

「要自愛,用心守住本分。能自愛、愛人,肯定是被人愛的,這就是最幸福的人生!」

Bookmark and Share
 



Copyright © 2014 Tzu Chi Culture and Communication Found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版權所有,感恩您尊重智慧財產權,請勿擅自轉貼節錄重製。 版權註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