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六日 永續初心

12.26《農十一月‧二十八》
【靜思小語】當下虔誠,念念相續。
有禮即有理
「教育即是『傳道』,要為孩子指出一條清楚的道路。」新北市朱立倫市長前來拜會,談及品格教育,上人表示,「四維」之中以「禮」為首,禮即是理,守人倫秩序,才能表達出道理;若人心懵懂無禮,人與人之間就難表達出理。
現代人遇事容易爭辯與對立,上人表示,慈濟人致力「淨化人心」,期盼大眾能靜心,諸事沈著以對,若執著於口頭辯論,不僅對的事無法去做,有志向道者也會消極退縮。
不論環境如何轉變,上人期許教育仍要盡傳道之責,也希望慈濟人積極行道,對社會起潛移默化的效果。「對的事,做就對了,不論面對甚麼境界,都要保持沈著,堅持默默耕耘。」
恆持初發心
歲末祝福典禮中,上人教眾珍惜時間,從當下的發心立願不斷修福增慧,累積未來的善因福緣,續行菩提大道。「莫計較過去,要重視當下一念間,訓練心念時時虔誠、平靜,將法銘記在心、用於日常生活。」
上人以自己為例,少年時因父親驟逝,為了追尋人生解答而走入佛門,「一路走來,『我』的形貌不斷隨時間變異;過去一切隨時光消逝而『真空』,但精神理念是『妙有』。初心隨著時間念念延續,不偏不倚,因緣會合,才能累積成就現在的『我』,成就靜思法脈與慈濟宗門。」
現場兩千多人入經藏,一手動時千手動,展現合齊之美;上人肯定,這分合齊,來自平時彼此調整,培養默契。「人人共一念,凝聚虔誠心力,心聲就能上達諸佛菩薩聽。」
如同廚房久經油煙熏染而積垢,上人表示,佛性人人本具,只是久受無明積累而蒙蔽;修行,要靠自己下功夫,去除累生累劫堆疊的無明煩惱、塵沙惑念。「人生苦短,即使今生來不及除盡無明塵垢,來生來世還要續行菩薩道,直到回歸清淨佛性,再繼續度化眾生。」
上人勉眾持續接引人間菩薩,讓更多人有機會聞法得益,除惡向善,利益人群;人間有更多「貴人」,隱於社會暗角的苦難人就能得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