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 無悔、無怨、無憂、無求

12.1 《農十一月‧初三》
【靜思小語】誠正信實,立弘誓願;慈悲喜捨,六度萬行。
樂在付出
美國洛杉磯慈濟阿罕布拉義診中心,長期照顧缺乏保險的貧病人與社會邊緣人。五十六歲的保羅,年輕時沈迷於酒精和毒品,多次進出監獄,十年前出獄後,因紀錄不良、學歷不高,只能打零工度日。在牙醫師陳恂滿的持續鼓勵與陪伴下,不但戒毒成功,還努力進修,兩個月前獲政府正式聘僱,得到固定薪水和十多年來第一張保險卡。
早會時間,上人談到,一念偏差入歧途,要回頭必須用很長的時間,下很大的功夫;戒除酒癮、毒癮極為不易,即使受助者心念起伏,甚至再犯入獄,慈濟人依然善解、包容,不離不棄關懷陪伴,直到受助者徹底改變,「翻轉人生」。
菲律賓人醫會上個月在聖馬刁鎮舉辦大型義診,馬來西亞、越南人醫會跨海支援,服務了兩千兩百多人次。上人肯定慈濟人為貧苦人施醫施藥、發放生活物資,人人樂在付出,是以真誠之愛利益苦難眾生。
彰化鹿港環保站有「六朵花」,六位環保志工年齡從七十八歲到九十二歲,合計近五百歲,各個精神敏銳、行動敏捷,即使患有慢性疾病,仍然殷勤付出。歲末祝福時,他們上臺分享做環保的快樂。其中一位表示,自幼勞動至今,「不做很難過,天天推車撿回收物,比坐在輪椅上被人推著走好!」
生、老、病、死是人生自然法則,高齡者身體病痛難免,上人讚歎志工們心靈健康、樂於付出,發揮生命價值,照顧大地、庇蔭子孫,活得很有尊嚴,證明老人不是社會問題。
內修外行
與志業體主管談話,上人表示,修行要殷勤、用功,身體力行;慈濟宗門是將靜思法脈走成一條人間道路,在人群中磨練而不受無明煩惱污染,悲智雙運。「要用誠正信實的心力行四弘誓願,以慈悲喜捨之心六度萬行,做到無悔、無怨、無憂、無求,心中唯有大愛、願力、快樂與感恩。」
許多道理淺顯卻不易做到,慈濟人不僅做到,還法喜充滿。上人期許人人心清淨如琉璃,同心、同志,無私付出,合為「立體琉璃同心圓」。「廣招人間菩薩,讓菩提林遍覆世間,涵養慧命的水源,慧根深植菩薩道,才能長長久久為社會付出。」
上人表示,靜思法脈、慈濟宗門,是從佛法中歸納出的明朗大道。明文立宗傳法,是要教導人人依從佛法的精神、方向,關懷天下事。要清楚法脈宗門思想,才能成功移植法髓,增長慧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