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美不勝收
撰文、繪圖‧李淑慧
一幅美好的畫,令人賞心悅目;
一顆顆慈愛的心,樂於分享,
讓人間美不勝收。
二○一六年十月二十一日,海馬颱風過境,花蓮清晨陣陣豪雨,時強時弱,雨聲伴著朗朗的誦經聲忽大忽小;瞬間,靜思精舍大殿前兩旁的窗櫺,灑下一片淡橙色,那是颱風天最常見的雲霞,之後,天色由淡橙轉為亮白。
上人依舊準時升座,為弟子們說法;風雨交織中,講述《法華經•見寶塔品第十一》。經文描述,「諸佛子等,誰能護法,當發大願,令得久住。」事行如彩,願力如膠;彩色無膠,則不堅固,彩若無膠,則易消失;彩膠堅固可久留,如敦煌壁畫……
顏料一定要攪過了膠,才能將色混起來,畫在壁上或紙上;敦煌洞窟中,有些圖雖受了點破壞或風蝕,但色彩還在。要能讓法永久住世,大家就應該發心行願,「有願無行,但是虛言。有行無願,則不堅久。行願相資,方能成事。」法入心現於行動中,展現慈、悲、喜、捨在人間,為眾生造福,就像是人生的彩繪。
聽聞上人為這一段經文內容做註解,內心竟有些小小悸動。
回想二○○四年,一個偶然的機會,我觀看畫家楊淑惠老師的油畫個展,興起習畫的心意,希望有朝一日也能在畫布上自在地揮灑彩筆。跟著楊淑惠老師以及葉繁榮老師學習油畫,一畫也過了十年,不敢說繪畫的功力是否增加,但習畫過程中卻有許多收穫與成長。
從一開始舉起畫筆不知如何下手的窘境,到不斷克服調色的困難,了解構圖的學理,營造畫作的氛圍等等,我慢慢地在此一領域學習到許多知識,當然畫作也從小小張愈畫愈大張了。
向葉老師習畫之初,他曾問大家:「請問天空的雲彩是什麼顏色?」我們就像小學生一樣回答,不就是藍天和白雲嗎?當然答案是否定的。老師再問:「仔細看看,天空真的只有藍色和白色嗎?」哇!這一細看,才發現天空的色彩千變萬化;不僅如此,宇宙萬物其實蘊藏著豐富的色彩變化。
學佛的這顆心,就像是空白的畫布。如何從沒有任何意象,到成為一幅具有內涵且富意義的畫作呢?以霑滿油彩的畫筆,慢慢地鋪陳上色;如果調色得當,將會有一張美不勝收的畫作;但如果無法靜下心琢磨,就調不出想要的色彩。
這顆心經過佛法洗禮,猶如多層次的色彩變化,不再是「空」的,是真正的富有且不再有缺憾,會讓人感到知足、感受到充實;它不僅僅是供自己欣賞的一幅畫而已,富裕的心靈當然要樂於分享,帶給他人喜樂,那麼這幅畫的顯現就會更加珍貴並具意義!
如同上人告訴弟子,發心不困難,一念心開啟,就像是開啟了寶塔之門。一幅美好的畫,令人賞心悅目;一顆慈愛涵養佛法的心,撒播愛、分享生命的喜悅,感受人間的溫暖。如果每個人心中都有這麼一幅美好的「心」畫,就能將佛陀的大愛與精神永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