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是唯一
撰文‧潘翠微 攝影‧劉森雲

無論是六年前的海嘯災區,還是今春的靜思精舍,
人們不期而遇,誠意相待,把握有限的人生,惜緣付出。
一直都很喜歡「一期一會」這個來自日本茶道的諺語。意指每次的茶聚,都當成是這一生唯一的一次,賓主須各盡其誠意,真心相待。在茶道以外,這個意義可推而廣之,珍惜彼此相遇的因緣、把握當下等等。
三月中旬,在靜思精舍值班時接到通知,一位在三一一東日本大震災後認識慈濟的日本人,因為感謝臺灣的援助,來臺單車環島遊,現途經花蓮,特地前來參訪。我把握可以付出的因緣,前往知客室接待這位有心人。
中村先生年紀約三十多歲,有著親切的笑容;他是三一一災區福島縣「災區重建部門」公務員,他在災後前往岩手縣災區擔任志工,看到慈濟志工付出大愛的身影。六年後、今年三一一當天,他參訪了花蓮靜思堂,翌日再拜訪靜思精舍。
我邀請中村先生體驗了午間祈禱,也為他導覽精舍生活的點滴。過程中,他不斷謝謝臺灣及慈濟對日本的援助,更讚歎慈濟人的動員力,特別是災後及時致贈「見舞金」,讓居民得到實質的幫助,以及證嚴上人那封讓居民感動的慰問信。
中村先生沒有任何宗教信仰,對於我本來生活在熱鬧繁榮的香港大都會,卻選擇回到臺灣後山的精舍修行,他很感興趣,詢問是什麼樣的決心作出這樣的決定。
要下定決心不難,如何能夠恆持,才是最重要。我與他分享自己從捨棄小愛、喜歡獨處,到擴大愛、入群眾的身心靈適應過程;以及如何釋放壓力,勇敢面對人、事、物考驗的心境提升等。其實,只要願意透過修行去除習氣,更好的我會在前方等待著自己。
中村先生靜靜地聽著,時而輕搖著頭感嘆「素晴らしい(太棒了)」,時而不好意思地低著頭道出:「我也有很多習氣……」
的確,修行路不好走,所以需要更大的毅力與勇氣。而法喜更要多分享,不但可以感染對方,也讓自己不忘初心,時刻反省。
對於自己突然的到訪,中村先生深表歉意,也好奇詢問:「您們有休息的時間嗎?」在參訪途中,他看見長年不斷為了以花供佛,在樹下耐心摘取桂花的師父;遠遠又看到平常坐在辦公室的師父,正在掃著落葉,在在印證了「分秒必爭,換一個工作方式就是休息」。落實生活禪的身體力行,就是最好的答案。
春雨心蓮一期會,從午間祈禱到目送中村先生騎著單車揮別的身影,整整三個小時;透過彼此的互動,將「每天生活雖忙碌但充實,人群中修行難行但甘願」的心得,完整地傳達了給對方。
中村先生有著日本人謙卑禮貌的特質,臨別前,仍不斷讚歎精舍自力更生的修行方式;我說:「因為『人生沒有所有權,只有使用權』,不是嗎?」他眼神流露出驚訝與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