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日 心靈意志力

6.13《農五月‧十九》
【靜思小語】信心、毅力、勇氣三者具備,無事不成。
佛心己心
來自中國大陸的七百多位師兄師姊,從六月八日至十二日在花蓮參與四合一幹部精進研習;昨日圓緣典禮中,八十歲的廣東朱豔秋師姊分享,她花了二十一年才找到慈濟,格外珍惜,更要好好地做慈濟。
志工早會時,上人讚歎,朱師姊雖然年長,但心靈意志力強盛,「她真誠地發心立願,要傳承法脈、弘揚宗門。只要有信心、毅力、勇氣,沒有做不到的事!」
志工見習、培訓,須歷經兩、三年時間,「許多人克服經濟、體力上的種種困難,跨省分、跨區域,再遙遠的路程,他們也願意長時間搭車而到會所,不錯過每一堂課。」上人提及內蒙古志工,每月到北京參加培訓課,要花兩、三天往返;在車上也不空過,把握分秒精進。
大家分布在不同省分,有不同生活背景與文化,但是來到慈濟,人人用心學習,展現整齊的行儀,用愛行菩薩道。
「人人本具真如本性,只是眾生煩惱無明,習氣深重,將佛性層層掩蓋。修行就是要修除習氣,走入慈濟,聽法、懂道理,就要警覺自己的習氣,用法水洗滌,用開闊的心胸接納別人。」
「欲轉煩惱為菩提,若沒有看見、察覺煩惱,就無從轉化煩惱、提升智慧。在人群中,作為旁觀者,可以清楚觀察到別人的煩惱從何而起,根源何在,能為人分析、加以安撫,讓他們心平氣和。」
「經典中所說的『入如來室』,就是通達佛陀的心靈境界,這個境界就在人群之中、在眾生中;我們以佛心為己心,心清淨、向善,將佛的精神力量念入自己的心坎,己心就是如來室!」
品德為先
教育志業蔡炳坤執行長、慈濟科技大學羅文瑞校長,及慈懿會林智慧師姊來精舍報告學校榮譽以及創新研發成果,並呈獻國家環境獎特優獎。
上人肯定師長們的用心,以真誠的愛教育孩子,引導他們立志為社會付出,才有如此優異的教育成果。「在學業或研究上有輝煌的成果,更重要的還是守護人文品質。孩子的品德,是慈濟教育最重視的。」
慈科大同學到山村部落關懷,為弱勢孩童輔導課業;他們深感在困苦的家庭,孩子要受教育、讀書都不容易。上人表示,同學們了解人間疾苦而有所體會,老師也要陪伴,適時引導他們如何教育弱勢家庭的孩子。教育者認真教、受教者認真接受,教與學相互呼應,加上慈懿會的支援,讓教育有很健康的循環。
上人讚許慈科大畢業典禮中,同學們以整齊服儀、端正形象上臺領取畢業證書,向師長恭敬行禮;慈濟學校堅持不受社會風氣影響,展現優質教育,就是在開路讓人走、開窗讓人看,樹立典範讓人效法。
|